刚丝绒孢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学名:刚丝绒孢菌

拉丁学名:Physarum rigidum G. Lister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Physarum viride var. rigidum G. Lister

分类地位: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绒泡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微小。孢囊群生,有柄,饼状,常下垂,上部脐形,橘黄色至绿黄色,当石灰粒消失时具光泽,直径约0.5mm,囊壁膜质,破裂成碎片,含有黄色石灰粒。柄纤细,锥形,有条纹,长1-1.5mm,上部橘黄色,下部色深。无囊轴。孢丝为刚硬的线状体,很少分枝,具细长、棍状、橘黄色的石灰团。孢子紫褐色,具细微小刺,9.5-12μm。原生质团黄色。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腐木、枯枝、竹杆等处。

分布地区:甘肃、广西、吉林、台湾、福建、海南等。

经济用途:在湿润情况下,原生质团往往在栓皮栎等木耳段木上大量漫延,并形成孢囊,影响其木耳产量。主要表现在木耳呈粘液状,造成流耳。同样危害香菇的段木栽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