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亭位于北京御花园内澄瑞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四面抱厦前各出白玉石台阶,周围白玉石栏板,绿色琉璃槛墙饰黄色龟背锦花纹,槛窗和隔扇门的槅心都是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龙锦彩画。重檐攒尖顶,下层檐施单昂三踩斗栱,下层檐以上改成圆形,施单昂五踩斗栱。圆攒尖顶,明称“一把伞”式,黄琉璃竹节瓦。宝顶是由彩色琉璃宝瓶承托鎏金华盖组合成的。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两亭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可称是宫中亭子之最。
邢台千秋亭千秋亭,位于邢台市柏乡县境内,因汉光武帝刘秀于此登基称帝,建立东汉王朝,后人纪念之,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曾拨专款重修千秋亭。
《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细数了这段往事:“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南千秋亭五城陌正式称帝。烟火燎绕,钟鼓齐鸣,刘秀在群臣礼拜之下,当上新建的“汉”朝皇帝,年号建武,后世称为光武帝。登基仪式设在战场上,开先帝之先河,仅这次祭祀活动就达数月之久。后汉书《祭祀志》记有这次祭祀的内容、规格、位置以及宰杀牲畜的数量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的盛况。刘秀随着历史匆匆的脚步恢复了汉室的统治地位,从此开创了东汉王朝二百年的基业。
邢台千秋亭古石刻柏乡自古流传刘秀斩石人的传说。相传刘秀自蓟奔往信都时,夜色昏黑,迷失方向,行至邢台柏乡地界的五成陌,闻前方有人语,上前询问此系何地,信都在什么地方,对方竟不答话。再问,仍不答。刘秀一怒之下,拔剑向黑影砍去,“砰”的一声,一人倒地,一人惊走。刘秀近前俯视,乃是一石人。顺道有石碑二块,其中一碑上书“汉光武斩石人处”七个大字。此碑七七事变前尚存,今已毁没,遗址不可复辨(《县志》有光武庙照片)。 此石人最早见于北魏时期著录的《水经注》记载说“千秋亭有石坛坛有圭头碑其阴云常山相狄道冯龙所造,坛庙之东枕道有两石翁仲相对焉”。这里提到的石翁仲便是现在发现的石人之一。 明清时期这尊石人被当地人们视为神祗偶像供奉,乞盼消灾降福且十分灵验,被称为“灵应石”。在当地还发现一通清代嘉庆年间刊立的石碑,名“灵应石碑记”。碑铭记有“帝庙(指光武庙)由来已久,良以斩断石人乃古今希奇之事。有疾者祈求疾病恒愈,抗旱求之而风调雨顺”云云。
千秋亭为槐阳八景之“光武遗踪”的一个景点,清代重臣魏裔介曾写诗赞曰:
当年跃马几英雄,转首驱除霸业空。
白水重生赤帝子,鄗南暂作未央宫。
翠华尚忆熊罴守,侍从惟余翁仲讧。
汉室园陵多灭没,千秋佳气此葱葱。
河南省千秋亭古代驿亭名称。秦汉时设亭邮,十里一亭。千秋亭在今河南省义马市之千秋镇。晋代潘岳赋中有“亭有千秋之号”一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又东,径千秋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