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中文名:毒鼠子
种拉丁名:Dichapetalum gelonioides (Roxb.) Engl.
科中文名:毒鼠子科
科拉丁名:Dichapetalaceae
属中文名:毒鼠子属
属拉丁名:Dichapetalum
国内分布:产广东、海南和云南。
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海 拔:1500
【药 名】:毒鼠子
【拼 音】:DUSHUZ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植物毒鼠子的果实。
【功 效】:杀虫灭鼠。
【主 治】:用于灭鼠、除四害。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剧毒。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杀虫。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东南部和广东海南岛。
【拉丁名】:Dichapetalum gelonioides (Roxb. ) Engl.
【考 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在同属的 Dichapetalum toxi-carum 中分离出16一氟化棕榈酸(16一fluvro palmitic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