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巴藏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藏戏新派中成立最早的剧团,所在地是西藏昂仁县迥·日吾齐,处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藏戏祖师唐东杰布的家乡就在这里,日吾齐寺是他的主寺。迥巴藏戏独有的就是在开场戏“甲鲁温巴”中穿插进“波多夏”(小丑)。传说在修建日吾齐寺经塔时,白天盖起来,晚上被鬼毁为平地,三个弟子跑到寺内报告,寺主汤东让他们三人中一个躺在地上,压上石条,另两个人用铁锤砸,石条碎了,就是把鬼镇住了。三个弟子第二天按此去做,经塔砌筑的部分再不被毁了。以后的迥巴藏戏在演出中,都要由“温巴”(猎人)轮流演被砸的“波多夏”角色。据说他们也有一定的气功,犹如杂技,压在石条下被砸也不会受伤,有的用刀尖戳肚子也戳不进去。演“波多夏”时,汤东的像挂在面前,演的人一定要想着汤东,这样仰天躺着,天空有一只大鹰在盘旋,这就是汤东在保佑他。

迥巴藏戏参加雪顿节汇演却是很晚的。据说开始每年只去日喀则给班禅演出,到十三世达赖时,因达赖的一个“果加”(亲信侍从)喜欢迥巴而去介绍来的,演了《顿月顿珠》,受到了好评。

迥巴藏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藏戏中穿插当地的六弦弹唱舞蹈和酒歌比较多。特别是六弦弹唱在“堆”地区十分流行。它在日喀则“堆”地区,即拉孜、定日、昂仁到阿里一带,流行传播较广,比如拉孜县,就有拉孜区、彭措林和雪格等好多地方,都有一个或几个迥巴派藏戏团体。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