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日记作者:(美国)朵琳·克罗宁
译者:陈宏淑
插图作者:(美国)哈利·布里斯
市场价:¥27.80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33258139
版次:1版
内容提要这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认同。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
作者/画者介绍作者:朵琳·克罗宁[1](Doreen Cronin)
出生于美国纽约,热爱写作,作品诙谐逗趣,拥有广大书迷。她的第一本创作“Click,Clack,Moo: Cows That That Type”,出版后即得到凯迪考特大奖的肯定;之后的作品也都获得极大的反响,荣登纽约时报畅销图画书排行榜。
画者:哈利·布里斯(Harry Bliss)
出生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得奖漫画家,也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设计者,同时也与Sharon Creech、Alison McGhee等得奖儿童文学作家合作了不少本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与朵琳·克罗宁合作的《蚯蚓的日记》(Diary of a Worm),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图画书排行榜榜首。
媒体推荐给你一个想象空间 (冰波(童话作家、资深幼儿图书编辑) )
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从书的环衬开始读起。书的环衬大多是装饰性的,有时候仅仅是有颜色或者是有花纹的纸,即使有时候有内容,也是些与本书有关的装饰图案。
唯有这本《蚯蚓的日记》,从环衬的第一幅图就吸引了我们——蚯蚓的成绩单。其实,本书的内文从这里已经开始了:一个普通的蚯蚓男孩,或者说一个普通的小男生,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成绩单以后的每一幅图,也就是整个前环衬,都会非常吸引你。让我们把书翻到最后,看一眼后环衬,想必这些图又会吸引你。
但是,我建议你先别看它们。这样做当然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为了让这些图看起来更精彩。
现在,让我们在扉页停留一分钟,欣赏一下这里的生机勃勃:它仿佛告诉我们,故事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发生。
让我们继续:
一个小小的蚯蚓的故事,赫然开始于一个地球!地球是那么大,蚯蚓是那么小,但它们却是息息相关的。小小的蚯蚓的日记,就是从地球开始的。
接下来,每一篇蚯蚓的日记,都精彩到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它。作者的想象力之独特、观察力之细腻、情节之生动、细节之丰富,足以让我们惊叹,而试图去分析它这种精彩,似乎都已经是多余的了。
我只想说,从这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语言,以及看起来同样简单但却又丰富到极致的画面,我们可以品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万一你没有注意到,我在这里提醒你:蚯蚓是没手没脚的,你想象过他将如何写字?你想象过他将如何看书?你想象过什么是他的凳子和桌子?用餐的时候,他使用什么餐具?睡觉的时候,他的帽子会挂在哪里?如果他被蜜蜂螫了,会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请你再回到书里去找一下。这时候,你能不感到,这些简单的画面却是那么的丰富吗?
当你把蚯蚓的日记全部看完的时候,这本书其实才看了一半。现在,你可以开始欣赏前环衬和后环衬了。你不必惊讶,是的,这上面的一些内容,正文里,也就是蚯蚓的日记里,并没有全部写到。比如成绩单,比如“堆肥岛之旅”,比如“爸爸妈妈结婚纪念日——恶心!”……
这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它给你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对幼儿读者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啊,你去帮你的孩子展开想象吧。比如:“我被蜜蜂螫了”,它可以让你的孩子自己编一篇蚯蚓没有写到的日记。
——当然,还有更多。本书能导引你和你的孩子一起进入趣味的、形象的、艺术的想象空间。
下面是我酷爱的精彩的细节:
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恶心!——一个小男生的心理就这么微妙、生动。
功课那么多。——请看蚯蚓如何拉功课回家,再请仔细看看那些功课的书名。
5月15日和5月16日两篇日记。——请玩味蚯蚓如何沮丧、耿耿于怀、恶作剧、心理平衡。
我最爱的一坨泥土。——一个小男生的情怀表达得多么贴切。
第一天上学——有哭的,有笑的,有茫然不知所措的……
我真的好想知道,读完本书,你会喜欢哪些细节呢?
更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喜欢哪些细节呢?
编辑推荐本书获得荣誉包括:
☆《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榜(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亚马逊网上书店2003年畅销图书榜(An Amazon.com Best Book of 2003)
☆《洛杉矶时报》畅销图书榜(Los Angeles Times Bestseller)
☆2004年度“图书感觉”奖(美国书商协会推荐)最终提名(Book Sense Book of the Year 2004 Finalist)
☆2003年《学校图书馆》杂志最佳图书(School Library Journal Best Book of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