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
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一家老少朝他跪拜叩头,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怕他说漏了嘴,就做半黄半白的玛瑙团子,俗称送灶团子,加上饴糖供他,以胶其口。稻草寸断,拌黄豆,称"神马料豆";用竹灯盏糊红纸,谓之"善富",实为"燃釜"之谐音,作为送灶的神马、神轿。要马有马,要轿有轿,送他上天,接他下界,阿谀奉承,只为了怕他说真话。
古代送灶是"君廿三民廿四,乌龟王八廿七廿八"(俗谚)。这是说皇家送灶要在廿三夜,因为皇家的灶神爷要提前上天搞关系,疏通各路天神,定好基调。廿五日玉皇早朝,就会听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欢呼声。那么,被侮辱为"乌龟王八"的受苦受难的所谓"下三流"人家的灶神,为什么要到廿七廿八才能上天呢?因为那时凌霄殿大会已告结束,不用听他们的唉声叹气了。
各地风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淮安民间普遍流行祭送“灶神”。
祭灶,亦称“送灶”, “谢灶”、“辞灶”,其主要活动是祭祀灶王爷,或称“灶君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
祭灶之俗大约始于二千六百年前的周朝,《周礼》 中有“天子灶五祀”的记载,不过当时祭的并非灶王,而是祭祀第一个发明灶火,使人类从吃食生物进入吃食熟食的人。祭祀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盛着祭品的食具放进灶膛里。
相传,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神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面奏所管之户的一切事件,上天凭其所奏,以降祸福于其家。为了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祈求玉帝降福,因此,不论贫富,都要供奉灶王爷。
祭灶的礼仪大体相同,这天傍晚,各家虔诚地将各种供品陈放厨房灶神牌位下,准备好灶马(纸印)和灶神马料(即将麦秸剪成一寸长短),拌上“胡豆”(后为黄豆和赤豆加麸皮),好让灶神骑上吃饱草料的马上天述职。祭礼时,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定,故由男子沐手焚香点烛,行跪拜礼,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祭祀中,燃放爆竹,祭祀后,将旧灶神像,灶龛两侧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一家之主”或“吉”、“喜”字的横批及纸马和部分马料焚烧。有的地方有为灶王爷坐骑撒马料的习俗,从灶台直撒到厨房门外小路,恭送灶王爷上天。
祭灶的供品也因时代、地区而异。春秋时,祭品简单,仅盛食于盘,盛酒于甑。汉代用黄狗(古称黄羊)作祭品,亦有用红公鸡煮熟后上供,以代替黄羊做祭品的。明朝时以糖制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祭灶君。后世祭灶则多用酒、肉精、糕等作祭品。俗称为防灶神上天乱揭人间短处,供奉胶牙塘(麦芽糖或称饴糖)、年糕,这样可以将灶神的牙齿粘住,不能发声,或敬以酒(或用酒糟抹灶门),认为这样可以将灶神灌醉,使其不能言语,谓之“醉司令”。还有将饴糖涂抹在灶神嘴上的习俗。
现在,农村不少农户,仍沿袭旧时的祭灶之俗,祭仪上虽没有古时繁琐,但仍然烙糖饼作供品,祭时,供上两碗糖开水,使灶王爷嘴上吃得甜甜的,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多降福禄,多赐吉祥。灶王爷“吃人家的嘴软”,也只好多说好话了。
既有送灶,便有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比较简单,即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