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岔口戏”。虽安康土生土长的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汇、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八岔戏分阴、阳两种。阴八岔为三、三、四的十字句,开头有“起板”,中间叙事有“诉板”,收尾有“落板”;阳八岔则为二、二、三的七字句,同时还有夹带着不规则的五、六、八、九字句。前者只有一个主调,一调到底,每唱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尾要接腔,并有特定的锣鼓曲调,旋律悠扬委婉,多表现抒情、哀伤、忧郁、彷徨的情绪。后者曲调明快,节奏感强,有跳跃性、舞蹈性较强,宜于铺陈叙事和表现高兴、喜悦及情绪变化大的人物内心世界,常用于剧目的开场。
表演方法:
由于唱腔来自于民间小调,又不用弦乐伴奏,全用民间鼓乐间插,或句末尾三字由后台或围观群众以集体接唱的形式来烘托,因此具有热闹灵活参与人多的特点。再加上它通俗多变的唱词,生活化的道白,本地化的语音语调,唱诉民间故事,故其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八岔戏自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独立成体以来,日渐发展。光绪年间至民国初期,城乡有了八岔戏自乐班或半职业班走乡串村演出。剧目日增。演出时,已具有戏曲表演程式。角色有了“三门九行当”。后来竞出现了的传授师傅和演技出色的“把师”的常年班。建国后,安康市汉剧团吸收引进、整理、创作演出新八岔戏,增加了丝弦伴奏,丰富了表演程式,使传统的八岔焕然一新,轰动一时。代表剧目有《站花墙》、《吴三保游春》和现代剧《挖界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