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弧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拟态弧菌(V.mimicus)与不典型的霍乱弧菌关系密切,其形态学、DNA序列及性质与霍乱弧菌极相似,但生化反应不典型, 1981年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该菌,故由国外学者命名为"拟态弧菌"。

拟态弧菌系革兰阴性弧菌,具有单鞭毛,有动力,与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一样属正常海洋菌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河水、海水和海产品中。菌株在不含钠或仅含1%氯化钠的营养肉汤中生长良好,可自水生动物中分离出来。

拟态弧菌病在美国、北美、新西兰、孟加拉及非洲国家均有病例报道。我国福建、北京、上海、江苏及浙江地区也有发病。多呈散发或暴发,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夏季为多。潜伏期3~72h,平均24h。主要症状有腹泻、呕吐及腹痛,大便呈水样或粘液血便。发病年龄不限,但小儿少见。发病者多有吃生牡蛎、虾蟹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