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音乐教师浙江省平湖中学音乐教师赵乐的个人姓名作为词条最近被收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家辞典》。

赵乐老师,浙江省平湖中学高级教师,艺术教研组组长;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作曲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嘉兴市音乐家协副主席、嘉兴市音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平湖市音协主席、平湖市文联委员、平湖市政协委员。

赵乐,女,1959年2月生于辽宁,祖籍山东,曾用名赵全珍。幼承庭训,酷爱音乐。11岁开始学小提琴、钢琴,16岁转学声乐,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杨翌春教授,杭州师范学院刘志副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国家教委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大风先生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男中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葛朝祉教授。集钢琴、声乐、视唱、练耳、基础乐理等多种专业于一身。参加过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电视台举办的《走在阳光下》、《民族之光》等大型音乐歌舞晚会。在辽宁省电视台拍摄的大型歌舞艺术片《太阳,你好》中担任主题歌领唱。创作的歌曲《圆圆的月亮》、《海力之歌》曾在《上海歌声》杂志发表;作曲的《蓝色玫瑰》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杂志2005年第4期上发表。2001年出版演唱专辑《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集》(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怀着极为恭敬的心情,为李叔同早期诗作《津门清明》谱曲,已录入《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集》。1995年,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个人独唱音乐会;2004年2月,策划、举办了国内首场“为你歌唱——著名歌唱家戴玉强浙江平湖演唱会”;2005年9月,策划、举办了“月圆天心,爱满人间——平湖首届李叔同湖畔音乐会”,并创作了主题歌“爱满人间”。策划、导演的多场演唱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多年来,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不断追求、探索,创新方法,成果显著。改编的独舞《木兰归》获浙江省首届中学生文艺调演二等奖;创作、编排的舞蹈《假脸》、《走向明天》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届、第三届中小学文化艺术周文艺演出中,分别获创作、演出一等奖、二等奖。创作、改编、指导学生排演了一批舞蹈及歌曲节目,如: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河北梆子)、《七律·长征》,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永不熄灭的火炬》、《老师的形象》、《山路十八弯》、《共和国之恋》、《黄水摇》、《拥抱香港》、《太阳你好》等,在地市级城市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讲授的《民歌知识》一课,作为优秀多媒体课件,在嘉兴市教育科研成果展示会上受到听课师生的高度赞扬。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试论高中音乐开放性教学及实践》一文获浙江省教育系统第二届艺术节艺术论文一等奖;《民族教育初探》一文在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被评为优秀论文;《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和体会》一文在浙江教育报上发表;《音乐欣赏教学体会》一文在《浙江教学研究》杂志上发表。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培养音乐人才之路,先后向各艺术高校输送音乐类大学生近50余名。1997年1月荣获浙江省教育系统首届艺术节中小学教师独唱一等奖。曾获浙江省首届中学生音乐创新课二等。曾获平湖市“百杰”教师、市“首届名师”称号,嘉兴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省第九届人民教育基金会“春蚕奖”。浙江省对外交流协会、浙江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文化交流》杂志(2004年第3期)以《她专唱弘一大师词曲》为题,宣传其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的贡献,并分别以中英文编排,发行125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省《开明》杂志(2004年第二期)以《歌吟弘一第一人》为题,介绍其弘扬民族音乐的事迹。

2009年8月,作品《爱满人间》在“成才之路——全国音乐创作研习班系列活动”评选中荣获作曲一等奖。

赵乐和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

获奖证书

革命烈士赵乐(1926~1945),河北省河间县北辛庄人。1940年,在北辛庄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同年参加区小队。1942年,在反“扫荡”战斗中,一次缴获伪军步枪3支、自行车6辆。1944年6月,参加袭击河间县城日军合作社、机械修理所战斗。8月,参加张庄设伏战和解放肃宁城战斗。1945年5月,参加攻克辛中驿、任丘县城、河间县城战斗。

1945年9月,随冀热辽军区部队开赴辽西,10月与张永利等到盘山县,配合先期到达的方受珍县长等筹建盘山县民主政权,任城厢区区长。11月29日,在反击高广占叛乱战斗中,为掩护县委副书记张永利被打伤,撤退途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19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