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别海峡战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伊尔别海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舰队为歼灭里加湾俄国海军并在蒙海峡布雷,于1915年7月26日在波罗的海实施的一次得不偿失的战役。

1915年春夏俄军统帅部在里加湾采取防御措施,挫败了德国舰队于5月21日-23日强渡伊尔别海峡的企图。当时德军统帅部把公海舰队的大批兵力,包括防雷能力很强的无畏型战列舰,从北海调到波罗的海,并且开始准备突破进里加湾的规模庞大的战役。实施这次战役的德国舰队各编队统由E·施密特海军中将指挥,并划分为突破兵力(由E·施密特海军中将指挥,兵力有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和战役掩护兵力(由F·希珀尔海军中将指挥,兵力有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32艘和扫雷舰13艘)。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兵力甚少。1915年春俄军组建的编队(里加湾海军)只有1艘老式“光荣”号战列舰、8艘驱逐舰、4艘炮舰和6艘潜艇。这支兵力曾用炮火支援俄军北方面军第5集团军作战,并在德国舰队的前进基地利巴瓦附近以及伊尔别海峡布设水雷障碍(布设水雷2347个)。

7月26日德国舰队开始扫雷,但有2艘扫雷舰和担任掩护任务的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相继触雷,于是,德军统帅部被迫停止扫雷作业。8月2日夜间恢复扫雷,掩护兵力则在厄塞尔岛和戈茨卡桑登岛海域,和斯文卡-许加尔纳群岛与达格罗特半岛之间展开。8月3日晨,德国扫雷舰开始清扫伊尔别海峡南水道。截至8月5日傍晚,德军利用晴好天气,完成了直至里加湾的扫雷作业。俄舰曾多次试图阻止德军扫雷,但未成功,最后不得不全部撤回蒙海峡。8月6日晨,德国突破兵力突入里加湾,但由于面临愈来愈大的水雷威胁和俄及其盟国英国潜艇积极作战,被迫中止了伊尔别海峡战役,并于8月8日撤出里加湾。战役任务一项也没有完成。德国舰队损失惨重:2艘驱逐舰和3艘扫雷舰触雷沉没;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1艘扫雷舰被击伤。俄国舰队损失2艘炮舰。

伊尔别海峡战役失利表明,防御一方若大量使用水雷和潜艇,进攻一方则需以大批兵力(首先是扫雷舰艇和反潜舰艇)来保障主力舰作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