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皂荚丸-《金匮要略》卷上。【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皂角丸(《医方集解》)。

【组成】皂荚112克(刮去皮,酥炙)

【用法】上一味,研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枣膏和汤服3丸,日三夜一服。

【主治】痰浊壅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

皂荚丸-《圣惠》卷六十。【组成】皂荚10梃(不蛀、肥长1尺者,汤浸,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黄耆(锉)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麝香半两(细研入),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槐耳1两(微炒),槐子1两(微炒),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白矾2两半(烧灰),猬皮1两(炙令黄焦),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槟榔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来源】《圣惠》卷六十。

【主治】痔疾,肛边生鼠乳,及大腹疼痛,坐卧不得。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皂荚丸-《圣惠》卷三十一。【组成】皂荚5-7片,皂荚树白皮棘刺5-7片。

【来源】《圣惠》卷三十一。

【主治】骨蒸,传尸鬼气。

【用法】上药各烧为灰,水淋取汁,将汁更于灰上再淋,如此3-5遍,即煎成霜,取2两,入麝香3分,同细研,用软饭为丸,如小豆大。每服7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泻下劳虫即愈。如未利,即加丸服之,以利为度。

皂荚丸-《圣济总录》卷五十。【药物组成】皂荚10梃(去皮并子,酥炙黄),苦参1两,晚蚕沙1两,干薄荷叶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

【方剂主治】肺风成面疮,鼻头赤烂。

【制备方法】上为末,别用皂荚5梃捶碎,以汤2升浸,揉滤取汁,银石器内熬减半;杏仁4两,汤去皮尖双仁,研烂,入水滤取汁1盏,与皂荚汁同药末熬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日3次,食后温浆水送下。并用硫黄育涂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