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属卷:Trisecta Schott

所属科:Araceae

中文名:小南星

文献来源:Arisaena parvum N. E. Brown(1893, 1903), Engl. in Engl.(1920).

描述字段:矮小草本。块茎小、球形,直径1.2—1.8厘米。鳞叶长3—4.5厘米,锐尖。叶1,叶柄长6-18厘米,极纤细。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中裂片宽倒卵形或倒心形,先端截平或下凹,具小锐尖,基部楔形,长宽1.8—2(-4.3)厘米,侧裂片斜卵形,渐尖,长3—3.7(-6.5)厘米,宽2—5(-7)厘米。花序柄长5—10厘米,稍短于叶柄。佛焰苞管部长1.5—2.5(-4.5)厘米,深紫色,具白色条纹,圆柱形,喉部边缘无耳,斜截形;檐部绿色或紫色,下部有白条纹或否,披针形,锐尖或渐尖,下弯约60度,长3 -4.5厘米。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6毫米,雄花明显具柄,花药通常2,黄色;附属器纤细,略短于佛焰苞,具短柄,基部骤然扩大成环状,伸出喉外后下弯。花期5—6月。

分布及生境:产禄劝乌蒙乡大孝峰,海拔3600米,生于石崖上青苔丛中。四川西部(天全、马尔康、康定),西藏东南部(亚东)也有。云南、西藏新记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