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逊这个名字最初适用于从现代的叙利亚到沙特阿拉伯这一区域的沙漠游牧民族,在更广泛的用法上,它是指生活在中世纪的所有阿拉伯人。这些沙漠游牧民族在公元七世纪突然崛起,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面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他们的征服行动完全受信仰和高昂的士气所驱使,遵循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旨在改变整个地球的宗教和政治景观。
撒拉逊人从阿拉伯半岛开始自己的对外征服行动,几乎可以说是向四面八方进行扩张。在鼎盛时期,撒拉逊人建立的帝国从西班牙向南,向东穿越北非,横跨埃及,中东,小亚细亚,整个中亚地区,一直达到印度和中国的边界。
撒拉逊人的精神首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城。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运动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控制了哈里法政权,并把统治中心迁移到了巴格达。
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扩张,部分原因是那些皈依这种新宗教的信徒可以不用缴纳赋税。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逊人之所以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比较宽容,出了宗教方面的原因外,还因为这些人大多非常勤劳,可以提供哈里法政权所需的大部分税收收入。撒拉逊人大量使用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使穆斯林可以专心于宗教事务。一般来说,穆斯林所控制的领土要比当时的西方世界更为先进一些,特别是在艺术,科学和医学等领域。远古时代的知识在中东地区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其中大部分在西方世界重新夺回撒拉逊人(或称摩尔人)控制的西班牙之后,才被西方世界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