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属卷:Crateva Linn.

所属科:Capparidaceae

中文名:沙梨木

其它中文名:刺籽鱼木(海南植物志)

文献来源:Crateva nurvala Buch.-Ham. (1827); Jacobs (1964)*; 海南植物志(1964).

C. lophosperma Kurz(1874)*; Merr.(1927).

描述字段:C. lophosperma Kurz(1874)*; Merr.(1927).

乔木,4—20米或更高,花期时树上有叶;枝干后浅灰褐色,有散生近圆形皮孔。叶柄长(2-)5—12厘米,顶端向轴面有数个苍白色腺体;小叶柄长2—6(-8)毫米;小叶草质至近革质,卵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8厘米,宽3—8厘米,长约为宽的2.5—4.5倍,顶端渐尖至长渐尖,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表面褐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灰色;中脉淡红色;侧脉(7-)10—15(-22)对,背面在中脉附近特别凸起。总状花序生在下部有数叶的花枝顶部,花枝全长10-18厘米;序轴长4—6(-12)厘米,花期时继续生长,最后长达12-28厘米,有花近100朵,轴上有许多花梗脱落后留下的明显疤痕;花梗长3-6厘米;萼片小,披针形;花瓣白色,爪长5—10毫米,瓣片长10—2 0毫米,宽8—18毫米,顶端急尖;雄蕊15—25;雌蕊柄长3—6厘米,在雄花中萎缩或近无柄;子房长椭圆形或圆柱形,长约5毫米,直径约2毫米;柱头扁平,近无柄。果椭圆形,少有卵形,干后淡黄灰色,长3.5—5厘米,直径约3厘米,未熟时表面粗糙而有剥落性微片,后来近光滑;种子多数,稍扁压,暗褐色,长6—15毫米,宽6—10毫米,高2—3毫米。背部有不规则的鸡冠状突起。花果期不明显,一般花期3—4月,果期8—9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河口、勐腊)、广西(龙州)、广东(信宜、海南岛)等省;生溪边、湖畔或平地,有时也见于开旷地带的林中,在不太干燥与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分布可达海拔1000米。印度经中南半岛至印度尼西亚都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