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亦称“邸舍”﹑“邸阁”﹑“邸肆”﹑“邸铺”、“塌坊”﹑“塌房”。“邸”原是指堆放货物的货栈﹐“店”原是指沽卖货物的场所﹐东晋﹑南朝至唐初两者是有所区分的。但南朝时已有邸店联称。唐初以后﹐邸店除堆放货物外﹐也兼住商客。商客带着货物住进邸店后﹐邸店主人与牙人为商客作中间人﹐将货物卖出﹐或再购买货物。这样邸店又发展为客商交易的场所﹐具有仓库﹑旅舍﹑商店多种性质。邸店收取邸值(栈租)。由于获利丰厚﹐唐中期以后﹐贵族官僚和寺观也纷纷开设邸店﹐于是邸店大量涌现﹐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市场四周﹐少的有百余处,多者达三四百处。唐中叶以后﹐郊外乡村也出现有邸店。有些节度使甚至在关隘要道设邸店﹐强征行商商税。随着商业的发展﹐宋代许多城市都有邸店﹐宋诗“邸店如云屯”形容旅店业兴旺,南宋临安邸店大为兴盛。明代﹐政府曾将邸店官营﹐于两京设立塌房。以后﹐塌坊渐入勋戚﹑权贵之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