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棕黑锦蛇 Elapheschrenckii
中文俗名:黄花松 乌虫
分类地位:有鳞目Squamata蛇亚目Serpentiformes游蛇科Colubridae锦蛇属Elaphe 命名:Strauch, 1873
物种特征:
[识别特征]全长1.5 m左右,体重0.5-1.5千克。背面棕黑色具光泽,自颈部至尾部有约占1~2枚鳞宽的窄横纹22~28个,前后两横斑相距8~12枚鳞;腹面灰白色有明显的黑斑。背鳞23-23-19行,仅最外1行平滑,余均具强棱;腹鳞203~224;肛鳞二分;尾下鳞54-76对。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
[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宾和清原)、河北、山东、湖南、湖北、浙江、西伯利亚、朝鲜、日本。
[生物学] 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7~8月产卵6~21枚,卵径40-60 mm×28-30 mm,卵重18-29 g;孵化期1.5~2月;初孵仔蛇全长270~350 mm,重8-18 g。成年可达1-1.5米[致危因素及现状] 体型较大,可食用,制药,皮可制工业品,故大量被捕杀,野生类已列为濒危物种。[驯养繁殖状况] 目前仅湖北有少量人工养殖。 [现有保护措施] 辽宁与黑龙江省均将其列入该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