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可靠性工程师生于1962年,1987-1981年就读于贵州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6月获武汉大学理 学硕士学位。1986-1989. 中国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可靠性工程师。负责系统可靠性的保障与评审、实验设计及内部培训。负责开发与设计工程应用软件“系统可行性评估与预测”. 期间曾参与了国防工业项目" HJ-73防卫系统贮存可靠性与可维修性"与"综合系统可行性评估技术", 这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及部级奖励.
1990-1994 瑞典林彻平(Linkoping)大学质量控制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于CENIIT (工业信息技术中心Centre for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资助的研究项目"系统可靠性", 该项目对软硬件两方面的可靠性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该项目中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ML估计渐近特性”、 “存贮可靠性分析”、 “模型识别的图方法”、 “系统可靠性估计EM算法” 与 “系统可靠性设计”. 1992-1993 新加坡国家大学系统工业工程系访问学者.在有关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瑞典林彻平(Linkoping)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间短期合作研究. 1994-1997 瑞典林彻平(Linkoping)大学质量控制管理系高级研究员 从事软件与网络可靠性,软件测试,信息系统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该研究工作由瑞典工业信息技术中心(Centre for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资助。
承担工业科研项目"信息系统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主要研究工作。该项目是由瑞典应用数学学院、爱立信电信公司 (Ericsson Telecom AB)、萨博飞机制造公司(Saab-Scania AB),瑞典国防物资管理局等多家机构资助与合作,对复杂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早期预测,环境剖面模型的构造,测试方法的优化和项目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1997年至今瑞典耶夫勒(Gavle)大学技术系高级讲师,
负责以下专业课程的管理与教学,研究生指导工作:
软件工程及其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技术与管理
应用统计
工业生产及其仿真技术
目前承担以下科研项目:
Quality control and testing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由瑞典ITM应用数学学院资助并与Chalmes大学合作)
Early Softwar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s. (由瑞典Internationella PROGRAMKONTORET for utbildningsomradet基金会资助)
Team-based control system for business process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由瑞典自然科学与技术基金会资助并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共同合作)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 (由瑞典Internationella PROGRAMKONTORET for utbildningsomradet基金会资助)
1999至今中国贵州大学计算机系客座教授,负责部分科研与博士生的指导,同时负责和管理该校与瑞典耶夫勒(Gavle)大学间的学生和教师交流项目。该项目由瑞典Linnaeus-Palme 基金会资助。
评奖资历
1991 获中国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为 “HJ-73防卫系统贮存可靠性与可维修性”
1990 获科学技术研究奖. 中国航天工业部. 获奖项目"综合系统可行性评估技术"
学术活动经历
瑞典可靠性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
IEEE计算科学协会成员
国际可靠性工程师协会成员
博士与副博士评委委员:
瑞典Chalmes大学工业经济管理系
瑞典Linkoping大学机械制造系
瑞典Lund大学电子与通讯系统系
瑞典Gavle大学奖学金委员会成员
瑞典Gavle大学培训计划顾问部成员
长期为以下国际学术杂志和会议论文评委:
IEEE Transaction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 on Reli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iability, Qua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ftwar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ASTED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2、电影导演
原名赵炳章,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教育家。1915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幼时在私塾读书时

即喜爱绘画,摹仿戏剧演出,对艺术有浓烈爱好。1933年他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课余从事戏剧活动。1934年加入左翼剧联,后担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业余实验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抗战爆发后加入抗敌演剧队,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历任秘书,编导,演员,美术设计等工作。导演话剧《胜利进行曲》、《愁城记》、《水乡吟》、《杏花春雨江南》等。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级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导演对影片采取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的处理,是一次成功的尝试,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团结起来到明天》、《铁道游击队》等片,赵明导演影片既重人物刻画,又注意较强的戏剧性情节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朴实,清晰,流畅,1957的拍摄《凤凰之歌》,影片格调清新,具浪漫主义色彩,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轻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1984年与司徒兆敦合作导演《青山夕照》。
赵明在导演艺术风格方面,注重电影的民族化,群众化,重人物,又兼顾场景,善抒情,又着力于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参与影片:
跨界大劫案 (1991)
龙年警官 (1990)
遭遇激情 (1990)
蓝箭的使命 THE MISSION OF BLUE ARROW(1987)
珍珍的发屋 ZHENZHEN’S BEAUTY PARLOR(1986)
文帝杀舅(豫剧) THE EMPEROR KILLS HIS UNCLE(1985)
青山夕照 SUNSET SHINING OVER GREEN MOUNTAIN(1984)
苏小三 SU XIAOSAN(1981)
年青的一代 (1976)
年青的一代 (1965)
南海的早晨 (1964)
风流人物数今朝 (1960)
畸人艳妇 (1960)
绿洲凯歌 (1959)
凤凰之歌 (1957)
寂静的山林 (1957)
铁道游击队 (1956)
三年 (1954)
斩断魔爪 (1954)
团结起来到明天 (1951)
三毛流浪记 (1949)
3、武汉大学博士后男,1966年出生于四川营山。

1983年入西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入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法律史学);199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法理学)。曾任教于湘潭大学法学院。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向来关注教育哲学,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经典教育。泛览群书,兴趣广泛,但主要致力于法学史和法哲学的思考和研究。
著有《探寻法的现代精神》和《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另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读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
如今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执教
4、剧作家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19/2/22
民族:满族
原名赵普琳。1919年2月22日,生于沈阳市郊区,1938年考入新疆学院(后改为新疆大学)政治经济系,学马列主义理论和政策。1939年3月沈雁冰去新疆任教授,在沈老师指导下,我与爱好文学的同学以新疆实现题才首次创作四幕活剧《新新疆进行曲》,经沈老师修改润色,排练后在乌鲁木齐市汉族文化促进会俱乐部上演,沈老师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新新疆进行曲”上演告亲爱的观众》,刊载在1939年5月26日《新疆日报》上,加以评介。从此,与文艺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41年由新疆学院毕业后从事地下工作,全国解放后调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创办“群众出版社”兼任副总编辑。1958年4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届文代会时被推选为夏衍领导下的《保障作家权益委员会》成员。1981年3月加入中国电影协会为会员、茅盾研究会成立后,加入为会员。
自1951年起共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八部:《新断魔爪》、《寂静的山林》、《南海的早晨》(均已拍成电影)并与《美丽的伊犁河》、《烈骨英风》、《沈水滔滔》合在一起于1984年9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电影文集,剧本集《寂静的山林》,此外并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七雄闹海》、《良心没有沉睡》,因“文革”动乱,未拿出发表。
5、中国科技大讲师男,生于1976年1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讲师。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通信技术。
1994年9月~1999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并参与了和企业联合的项目开发。
[1]Zhao Ming, Guo Liting, Zhu Jinkang, A Low-complexity Semi-bli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for OFDM Systems, IEEE 62nd VTC fall, Sept. 2005
[2]Deng Dan, Zhao Ming, Zhu Jinkang,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for linear dispersion codes based on linear receiver, IEEE 63nd VTC Spring, May. 2006
6、合水县人民政府县长男,汉族,生于1959年9月,大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甘肃省镇原县人。
1980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庆阳地区土特产品公司副总经理,庆阳地区行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庆阳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1997年10月调任合水县人民政府县长,并当选为人大代表。
接任合水县长后,顺应县情民意,亲自参加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了关乎合水长远经济发展的科教兴县战略、生态整治战略、区域经济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98年在灾害频发、市场疲软、财政困难等艰难环境里,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生态环境建设被世行官员称为“精品工程”;亲自带领群众为重点贫困村整修道路5.4公里,新修农田1500亩,帮助109户贫困户年终实现脱贫,全县经省地验收,实现整体脱贫;企业改革有了新的进展,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对县运输公司、医药公司、农机厂等濒临倒闭的企业,亲自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大胆改革、使其起死回生,恢复生机;全县改善办学条件步伐实现20年的跨越,一年新建教学楼17幢,被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扫盲先进集体”,自己被地委、行署授于“全区义务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7、鲁迅美术学院副主任导师辽宁兴城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师范系,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副主任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单项全国美展,并曾获奖;曾被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画廊和私人收藏。
8、广西斯壮公司董事长
曾任广西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体改委主任、市长助理,桂林市旅游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区政府体改办副主任,现任广西斯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9、SIYB教师男,法律专科毕业,证书编号:SYB2006063877,现就职于枣庄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
从事SIYB培训简介:
由2005年6月份起,共开办SIYB培训班三期,并全程参与了教学工作,培训学员75人,并对每位学员开展后续支持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51名学员成功创业。
三期培训班开办时间分别为: 2006年6月5日至2006年6月16日;2006年7月3日至2006年7月14日;2006年10月2日至2006年10月13日;在培训期间,重视学员的参与性,引导学员多与实践联系,重视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后续服务过程中,协助学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已有12名学员成功办理了贷款,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同时通过聘请相关专家、企业管理者及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对学员进行一对一交流和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帮扶,很多学员都顺利创业或扩大了自己的企业。
9.特型演员赵明(饰蒋介石)
性别男 1967年生于山东省枣庄市,现年39岁。7岁学唱歌,12岁学戏曲,21岁参军,25岁学口技,而且均为无师自通。现为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特型演员,曾先后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同仇敌忾》、《革命摇篮黄埔军校》、《庐山风云》、《共赴国难》、《保卫大武汉》、《开罗之行》、《周恩来与蒋介石》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蒋介石在大革命前、后时期和抗战初期的形象。
10、公务员男,洛阳伊川人,1983年出生,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文专业。毕业后回家分配至伊川县民营企业服务局,2005年至今在党委办公室工作,任科员。
11、扬州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别署弥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会员、扬州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荣获“高邮市委、市政府十年文艺成果突出奖”。
精研秦玺汉印、流派篆刻,尤偏好先秦古玺、古印陶。作品入选《三、四届篆刻艺术展》、《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并获三等奖,《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评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全国地方印社社长篆刻邀请展》、《江苏首届青年篆刻展》、《全国当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集》、《建国五十周年江苏书法大展》、《走进新世纪江苏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江苏省名家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等;论文《古玺印与古印陶之比较研究》入选“中国书法史学·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朱白相间印初探》入选“首届中国篆刻艺术理论研讨会”并获优秀论文。《同一方印——中国青年印坛精英人物作品展》、《中国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特邀作者。
有专著《中国篆刻创作解读·古玺、秦印卷》、《中国篆刻技法全书》(合著)、《古印陶、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析》行市。
12、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女,1957年7月生,江苏泰兴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徐州师院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其间曾执教于徐州师院外语系、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英语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生导师。
赵明教授执教20多年来,曾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了《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英国散文》、《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研究方法论》、《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时文翻译》、《英语高级口语》、《英语演讲与口才》和《商务英语》等课程,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校级教书育人奖、院级教案一等奖等奖项。
赵明教授在《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学术交流》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全国性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学术论文60多篇,参编词典1部,出版编著2部。曾独立完成一项徐州师院青年教师科研立项项目(QW9321)。已完成矿大校、院教研项目三项:“现代英汉时文翻译操作训练研究”(项目编号:040916)、“商贸英汉互译实践研究”(编号:200416)、“中国英语的文化翻译透视研究”(编号:050903)。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索引3篇,被CSSCI收录2篇,被中国学术期刊收录20多篇。有些成果获校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及《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优秀论文奖等奖项。目前主持校科技基金项目1项:中国英语形成与接受的翻译透视研究(Y200401)
赵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英语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语际翻译与美学、商务英语。
13、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男,1955年7月生,河北沽源人,汉族。1991年9月获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3年9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师从李竞雄院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系系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和全国作物栽培委员会副主任、玉米学科组组长。
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领域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该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农学学科“211”工程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学科方向调整、学科改革以及科研、教学和开发中起了重要作用,使学科有了很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主讲高级《作物生理学》、《农学专业英语》和《作物生理学研究进展》等多门研究生核心课程,并参编了《作物生理学导论》、主持编写了《作物产量生理学》等教材。 近年来,共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8名,指导过程中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科研思路广、科研水平高,毕业的研究生大多被评为优秀。
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级重要研究项目10余项,是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机理及其在农业中应用”专家组成员。曾在“九五”攀登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基础研究”中主持“源库协调机理与高产潜力”的研究,从作物光合生理角度探索了作物生产潜力和增产新技术。根据作物产量理论与作物生理学发展趋势,对产量构成因素、光合性能、源库三个重要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作物产量分析的“源库性能理论模式”;对我国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首次进行了光合性能分类,并建立了多媒体株型信息系统,对指导高光效生理育种和栽培有重要指导价值。以此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源库高性能协调的生理育种,培育出多个高光效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赵明教授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小麦光合作用“午睡”原因的研究,明确了华北地区小麦灌浆期间生态、生理因素与光合作用“午睡”形成的关系,该项成果获河北省教委三等奖。他分析和考察了作物进化和系统发育中雌雄器官形态和生理变化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反应关系,提出了作物雄脆性概念。首次利用塑料简棚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并在分析诱导雄性不育主要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诱导雄性不育中温度和时间作用的量化关系,建立了温时效应规律和相应的快速杀雄技术体系,拓宽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途径,获全国第三届发明金奖、河北省首届发明二等奖。
针对我国作物研究仪器落后的状况,赵明教授在科研手段的改进上不断创新,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农科仪器研究室,主持发明了BAU光合测定系统、CAU安全智能烘箱、恒温培养箱、根系雾化培养箱、种土锥体化育苗技术、链轮式移栽车、光合蒸腾仪和CAU程控光照培养箱等8项专利产品。其中主持研究的BAU光合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大推动了我国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该项研究经部级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全国20多个省市60余个单位应用,取得经济效益上百万元,为国家节约外汇近千万元,并荣获由国家科委、劳动部等5个部局联合颁发的国家新产品证书。CAU超声波雾化根系培养箱获中国农业大学1997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在栽培生理领域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曾主持召开了多次全国学术会议,主编了“首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讨论会”、“第六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会”文集,在本学科起了带头作用;1995、1998年曾赴韩国、日本短期讲学,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作为特邀研究员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年,2000年8月被国际水稻所聘为研究员,主持再生水稻源库生理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此外,近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30余篇,参加编写的《作物生理学导论》于1996年获农业部优秀教材2等奖。
14、大兴安岭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赵明,男,汉族,河南汝阳人,1965年8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
1984年7月,任大兴安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1986年1月,任大兴安岭地区教委教育科科员;1991年2月,任大兴安岭地区教委教育科副科长;1994年12月,任大兴安岭地委办常务秘书;1996年8月,任大兴安岭地委办常务秘书、督办室主任;1999年8月,任大兴安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5月,任大兴安岭地区接待处副处长、北山宾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01年5月,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林业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2年4月,兼任行署副秘书长);2002年11月,任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加区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2004年10月,任大兴安岭地委副秘书长、加区区委书记;2006年11月至今,任大兴安岭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
分管工作:负责地委具体工作运转的协调,同时负责地委、人大工委、行署、政协工委、林管局(林业集团公司)日常工作的沟通协调工作。分管地委办公室(政研室)工作,主持地直机关工委全面工作、保密委员会工作。
15、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66年出生,四川营山人,民盟盟员,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先后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法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通英文,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行政法学院兼职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创办《法意》学术杂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主办),担任“海国图志”丛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上海三联书店)编委。主要研究及教学领域涉及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尤以中国先秦、古希腊和德国古典思想为重。2008年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授。
代表专著有:
(1)《探寻现代法的精神——刘少奇的法思想与法实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
(2)《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版,2005年再版;
(3)《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再版;
(4)《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海国图志丛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三联书店,2006。
代表论文有:
(1)《儒家法文化的困境》(《读书》1992,10);
(2)《认真对待权利》(《读书》1994,8);
(3)《超越“轴心时代”》(《中国法学》1995,5);
(4)《康有为与中国法文化的近代化》(《现代法学》1996,5);
(5)《虚实隐显之间――罗马法与希腊精神》(《现代法学》1999,5);
(6)《近代中国对“权利”概念的接纳》(《现代法学》2002,1);
(7)《康德论死刑》(《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8)《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现代法学》,2004,3);
(9)《从“法制”到“法治”的中国语境》(《思想战线》2005,2);
(10)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中译本序(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对大革命的忧思——为纪念托克维尔诞辰200周年而作》(《浙江学刊》2005,6)。
16、战友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剧赵明,男,1960年9月出生,汉族,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舞协理事,北京舞协副主席。该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心公益事业,艺术创作成果丰厚。1998年《走跑跳》获首届 “荷花奖”创作金奖;1999年音乐舞蹈诗《士兵旋律》获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编导一等奖;《闪闪的红星》获第2届全国舞蹈比赛“荷花奖”编剧和编导金奖、2001年“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文华奖”编导奖;双人舞《无言的战友》获第5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2003—2004年创作大型舞剧《红楼梦》;2004年舞剧《霸王别姬》获 “荷花奖”舞剧金奖、最佳编导奖。
1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男, 博士,生于1955年,河北沽源县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级岗位杰出人才。长期从事作物栽培与作物生理研究。兼任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中国联络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作物栽培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务。曾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特邀研究员,国际水稻研究工作所高级科学家。
2004-现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系主任 1999-2004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系主任(其中出国2年作为特邀科学家)
1993-1998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兼系主任 1991-1993 中国农科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88-1991 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
1985-1988 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
1976-1985 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任教
1974-1976 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读大专
18、画家1989——1993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3——1998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学学士;2002——2006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学硕士。
主要学术活动与成果:
个人展览
2006 『随遇而……生』赵明主题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天光展厅
参加展览

1998 作品《权宜之计》、作品《与绳邂逅》,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展
1999 作品《维系》,青岛希望之星雕塑展
2000 作品《水中链》,第九届全国美展浙江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2002 作品《滑落的眼光》、《禁闭》,中国美术学院附中青年教师联展
2002 作品《绣》,厦门中国雕塑家作品联展
2002 作品《看世界》,厦门国际石雕大赛并被厦门市政府收藏
2002 作品《以嫁接的方式在场》,中国美术学院“论雷锋塔再建”实验艺术展
2003 组创作品《净化与建构——家》,上海美术大展“家——从传统到现代”
2004 作品《抵达一部分天空》,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浙江省优秀作品奖
2005 作品《抵达一部分天空》,上海市雕塑百年邀请展
2006 作品《坛子的轶事》、作品《向•往》,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毕业展
获奖
1997 获中国美术学院『崇丽艺术奖』
1998 获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艺术基金奖』
1999 作品《水中链》获浙江省第十界建国五十周年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04 作品《抵达一部分天空》获第十一届浙江省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著作和作品发表
2003 作品《此时此刻》、《滑落的眼光》发表于《美术报》2003年6月7日第二十四版
2003 文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美术教育雕塑工作室材料教学初探》发表于《美术报》2003年10月4日第六版
2004 文章《在基础上寻找高度——从附中素描头像写生教学来看美术基础教育》发表于《名校与教学体系丛书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美术教程——素描》
2004 作品《间架》、《粉色的牵连》《抵达一部分天空》发表于《中国美院附中教师作品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文章《孤独的长跑者——坚持不懈的路易丝•布尔儒瓦》发表于《艺术当代》No.5/2005
2006 《几何静物素描》 广西美术出版社
19.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男,1956年8月生于江西南昌,研究生毕业,历史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93年9月起历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4月起历任高教研究室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曾获中共江西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1年晋升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兵制史,曾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中国古代军旅百态》、《东汉军事史》(合著)、《资政史鉴》(参编)等10余种。承担并完成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子课题2项,中国军事科学院重点规划课题1项(集体),省级课题2项,横向旅游规划课题多项;获得省教育厅、省社联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曾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等。
20.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本情况
赵明,1966年生,男,汉族,陕西旬邑县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综合介绍
在教学上主讲计算方法、线性代数、航空发动机结构、有限元法、工程结构的疲劳、弹性力学等课程。在科研上主要从事发动机结构强度和高温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曾参加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5项,并参加完成4项横向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有4篇被EI索引。硕士课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