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花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属卷:Caryopteris Bunge

所属科:Verbe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锥花莸

其它中文名:紫红鞭(贵州兴义)。

文献来源:Caryopteris paniculat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Chung (1924); P' ei(1932); P. Dop in Lecte. (1935); Hand. - Mazz. (1936); Yamazaki in Hara (1971).

Clerodendron gratum Kurz (1877), non Wall. ex Schau. in DC. (1847); Callicarpa martini Levl. (1911).

描述字段:披散或攀援灌木,高1—3米,植物体各部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叶卵状披针形,纸质,长7—14厘米,宽3.5—7厘米,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具浅锯齿,两面被极微柔毛,密被金黄色发亮的小腺点,侧脉约5对,表面略显,背面隆起,第三回脉平行,和网脉均背面显著;叶柄紫色,长0.5—1.5厘米。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腋生,青紫色,长1.5-5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小;萼长1.5毫米,被腺毛,具(5-)6齿,萼齿锥形,果期增大甚微;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长4毫米,花冠管长约2毫米,檐部5裂,裂片全缘,其中4个裂片近相等,椭圆形,第5裂片稍大,倒卵形;雄蕊伸出约2毫米,花柱较雄蕊稍长,顶端2裂。蒴果成熟时橙黄至黄红色,球形,疏被微硬毛和腺点,露出萼外,4瓣裂。花期10月至翌年5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东南、中南、西南及南部。生长于海拔650—2300米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箐沟疏林林下,也常见于林缘、路旁、石灰岩山干草地以及荒地等群落中。我国广西、贵州也有。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尼泊尔,不丹,缅甸北部,泰国。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贵州用根入药,有清热止痢之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