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宋官吏(1028-1074)北宋官吏。字平甫,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 东乡县上池自然村人),安石弟。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以韩绛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与吕惠卿有隙,惠卿以郑侠事诬陷之,夺官归田里。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王平甫文集序》)。文章如《后周书序》、《韩干画马跋》,借题发挥,议论爽快,绰有深意(《艇斋诗话》)。诗歌格律稳健,风韵秀雅,足以名家(《诗薮》外编卷五)。七言诗佳句如“桧作寒声风过夜,梅含春意雪残时”(《缭垣》),“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甘露寺》),“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春阴》),“北固山横三楚尽,中泠水入九江深。纷纷落月摇窗影,杳杳归舟送梵音”(《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颇有唐诗风韵。也能词,《减字木兰花》(春情)词有“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之句,将思春情绪写得缠绵悱恻,楚楚动人。安国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安国集》60卷、《序言》八卷,似有删并。诗文大多已佚,今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卷631录其诗一卷。《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文》卷1586至1587收其文二卷。事迹见王安石《王平甫墓志》(《临川先生文集》卷91)、《宋史》卷327本传。
2.清朝大臣王安国(?—1757)字春圃,江南高邮人。雍正二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再迁侍讲。提督广东肇高学政,复再迁左佥都御史。乾隆二年,疏请禁官吏居丧诣省会谒大吏,下部议行。复三迁左都御史。五年,两江总督马尔泰论广东巡抚王謩徇纵,命安国往按,即命以左都御史领广东巡抚。安国曰:“吾奉命勘事而即得其位,古所讥蹊田夺牛者非欤?”疏力辞,上不许。广东俗奢靡,安国事事整肃,仓有馀粟。故事,自总督以下皆有分,安国独以非制,止之。
九年正月,就迁兵部尚书,寻遭父丧。广州将军策楞疏言安国孤介廉洁,归葬无赀,与护理巡抚讬庸等具赙归之,报闻。十年,召为兵部尚书,调礼部。安国疏乞终丧,居庐营葬。服阕,乃入朝。十四年六月,安国入对,言诸行省方科试,诸学臣尚有未除积弊。上令具疏陈,安国疏言:“上科乡试后,颇闻诸学臣因录科例严,转开侥幸。或於省会书院博督抚之欢,或於所属义学徇州县之请,或市恩於朝臣故旧,或纵容子弟家人乘机作弊,致取录不甚公明。”上召安国询所论诸学臣姓名,安国举尹会一、陈其凝、孙人龙、邓钊等。上以会一、钊已物故,其凝、人龙皆坐事黜,因责安国瞻徇,手诏诘难。二十年,迁吏部尚书。二十一年,疏乞假为父改葬。上以来年当南巡,谕俟期扈行。冬,病作,予假治疾。二十二年春,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肃。
安国初登第,谒大学士朱轼,轼戒之曰:“学人通籍后,惟留得本来面目为难。”安国诵其语终身。至显仕,衣食器用不改於旧。深研经籍,子念孙,孙引之,承其绪,成一家之学。
3.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字

有为,1948年生,成都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成都市文联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笃喜书法艺术,聆教于祖父王光国先生。多年来潜心书道,不懈研修。其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全国第三届书法展及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93、’94、’96、’97四川名家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并数次赴日本展出。在国内外多种书法专集、报刊上发表作品或有专文介绍。近二十年来,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名胜、园林及文博、新闻单位刻石、陈列或收藏。1984年在上海文汇书法竞赛中获奖。获四川省冶金职工首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书法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冶金部全国冶金职工首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书法唯一金奖。1998年获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奖。为弘扬中华书法艺术,自1983年以来又致力于青少年书法教育,有书法教材和《学生六体书法小字典》(合著)等出版。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70年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管理科学学士、会计学硕士。近年来,发表论文十几篇,参加两项省、厅级课题研究。
担任课程: 财务管理英语、会计英语、投资学、期权期货等。
学习经历:
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会计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92—至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管理学院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会计、财务管理、资本市场。
主要研究项目:
1、对构建会计信用体系问题的研究(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商业信用标准的评判)
参与,2004年6月结项,获得广东省财政厅和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三等奖
2、关于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本控制与管理部分)
参与,2004年8月至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欧元启动后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独立,1998年7月,海南金融,ISSN1003-9031,海南省金融学会
2、《从用友7.0版会计软件看中国当前的会计电算化》
独立,1999年4月,国际经贸探索,ISSN1002-0594,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
3、《试论我国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第一,2003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ISSN1000-1549,中央财经大学
4、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探讨
第一,2004年1月,财会月刊,ISSN1004-0094,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5、《财务管理中的“企业销售增长模型”的探讨》
独立,2004年6月,现代商业银行,ISSN1008-1232,中国工行长春金融研修学院
6、《中外机构投资者结构的对比分析及借鉴》
独立,2004年9月,产业与科技论坛,ISSN1001-9863,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7、《中美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体制比较》
第一,2003年11月,世界农业,ISSN1002-4433,中国农业出版社
8、《企业客户信用标准的模糊综合评价》
第三,2004年4月,统计与决策,ISSN1002-6487,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9、《关于如何看待教学质量评估》
独立,2003年11月,教学研究论文集,ISBN7-80181-184-4/F.682,中国商务出版社
10、《管理会计》第五、第六章(3.2万字)参编,2002年11月,共36页,ISBN7-80181-077-5/F.60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5.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男,1942年3月12日生于贵阳市,汉族,中共党员。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1957-1964年,在贵州大学艺术系理论作曲专业学习并本科毕业。1964-1978年,在遵义歌舞团担任作曲、指挥。1979-1981,武汉音乐学院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生,获首批学位。1982-1986,湖南师范大学任艺术系副主任、音乐系主任。1986-199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年起,首都师范大学任教;1994-1997年任音乐系主任。
王安国
学术成果
长期致力于作曲技术理论、中国当代音乐、音乐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及评论一百多篇,计二百余万字。代表性专著有《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复调写作及复调音乐分析》、《全国通用高中音乐教科书》等。
1986年以来为国家连续培养了十届硕士研究生。
2000年受教育部体卫艺教司委托,主持修订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2000年受北京市教委及人民音乐出版社委托,主编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科书。
2000年3月受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委托,主持承担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科研项目:《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音乐审美》
2000年3月受教育部委托,主持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音乐课程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1988年以来先后十次应邀赴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圣丹尼音乐学院、圣皮埃尔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交响乐团、苏格兰BBC电台、香港大学、台北师范学院、台湾交响乐团、日本冲绳艺术大学等处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及讲学。
主要社会兼职及所获奖项
现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高师中心组负责人
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会长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议题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2000年被选为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音乐学科审查委员
2000年元月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0年3月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2000年5月被聘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任期五年)
2000年12月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
2001年2月被聘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11月被聘为院长
2001年3月被聘为浙江省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2003年3月被聘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曾任: 1985及1992年曾两任湖南省音协副主席
1988至1996年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1986至1990年任《人民音乐》编委
1987至1994年任《中国当代音乐》编委、《中国音乐年鉴》创作专栏
主持人
1989年任《中国音乐报》副主编
奖励: 1995年9月获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发),同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教委)。1998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1988年获全国权威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学》首届“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奖”(55岁以下,全国范围)唯一的一等奖。
6.天津大学教师198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2~1987年,国防科工委某部任教。1990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0~1996年,在天津大学无线电厂从事点对多点微波通信及电子仪器等产品的研制、开发;1996年至今天津大学电子系任教,2001年获博士学位。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参与两项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网工程设计。获国家专利一项,在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三篇被EI检索。合作翻译出版<<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一书。现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