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pàotāng

[hope dashed to pieces] [方]∶事情或希望落空;钱财等损失,没有着落.

1·“泡汤”

借用词。

本意是食品在汤里浸泡,或煮泡时间过长而无法食用。引申为计划落空,事情办“砸”。

2·“泡汤”

本意沐浴。

来源于旧时盐民、盐商。海盐在晒制时,如遇大雨,晶盐溶化, 就成了汤水, 盐民们称之为“泡汤”。

古代在盐的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落后,主要靠车(畜力车)载和船运,同样怕雨淋水泡。

如遇滂沱大雨,也难逃溶化的厄运。如若遭遇沉船,轻则损失大半,重则颗粒无存,使贩盐者遭受重大损失。逢此事故,当事者向上司汇报时,以“路逢大雨,盐已泡汤”。久而久之,“泡汤”不仅成为盐商们的大忌,也成了一个特定的行业用语。后来,“泡汤”一词传入社会,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并普及到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以致成了“失意”“失败”的代名词了。

现在专指:一种复杂的事情,大部分已完成只剩关键部位,关键部位不能搞定,就要前功尽弃,可理解为付出很多却无收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