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读 音dé gāo wàng zhòng

易写成德高望众

释 义德:品德;望:声望。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出 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

示 例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近义词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无名鼠辈

故事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成语故事富弼(bì)是北宋洛阳人,他自小读书勤奋,关心百姓疾苦。26岁那年,富弼踏上仕(shì)途,很快成为朝廷重臣。宋仁宗庆历二年,北方的契(qì)丹率兵压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大片领土。国难当头,富弼受命前往契丹宫中谈判。在交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慷慨陈词,成功地劝说契丹放弃割地要求,维护了北宋王朝的利益。

六年后,黄河决口,河北70万灾民背井离乡,涌向京东。当时的贬官富弼在青州听说后,连忙张贴榜文募(mù)集粮食,运往各灾区散发,帮灾民渡过难关。事后,百姓们纷纷称颂他的功绩。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称赞他“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