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黏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正常范围

毛细管黏度计法:

切变速率为115(S-1)时,黏度为5.61土0.85 mPa•s

切变速率为46(S-1)时,黏度为7.3 ±1.1 mPar•s

切变速率为11.5(S-1)时,黏度为10.4 ±1.0mPa•s

检查介绍

血黏度指血液流动时邻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

临床意义

全血黏度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血黏度升高见于:

血浆蛋白异常: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

红细胞数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真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

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促使血液黏度增高者:心肌梗死、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 死、视网膜动静脉栓塞、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其他:高脂蛋白血症、雷诺综合征、肿瘤等。

减少:贫血、出血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急性肝炎、妇女经期及妊娠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