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六宗

【注音】:liù zōng

【释义】:1.古所尊祀的六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六宗为何神﹐汉以来诸说不一:(1)汉伏胜﹑马融谓天﹑地﹑春﹑夏﹑秋﹑冬。(2)汉欧阳﹑大小夏侯﹑王充谓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3)汉孔光﹑刘歆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4)汉贾逵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汉郑玄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6)三国魏刘劭谓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7)晋王肃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8)晋张髦谓祖考三昭三穆。(9)晋司马彪谓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北魏孝文帝谓皇天大帝与五帝。参阅《书.舜典》唐孔颖达疏﹑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虞书六宗义》。 2.谓汉文帝﹑武帝﹑宣帝﹑元帝﹑明帝﹑章帝。 3.佛教以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为六宗。其中﹐成实﹑俱舍二宗为小乘;其馀四宗另加天台﹑真言二宗﹐称大乘六宗。

【六宗】

(一)陈朝耆阇寺安廪所立之判教︰又称耆阇六宗、六宗教。乃就所诠之理趣,将一代圣教分判为六宗,即︰

(1)因缘宗,谓小乘之萨婆多部。

(2)假名宗,谓小乘之经部。

(3)不真宗,谓诸大乘通说诸法如幻化之理。

(4)真宗,说诸法真空之理。

(5)常宗,谓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义。

(6)圆宗,明法界自在、缘起无碍、德用圆备等义,即华严法门。

依《华严五教章》卷一所载,大衍寺昙隐立有四宗教,即

(1)因缘宗,谓小乘萨婆多等部。

(2)假名宗,谓成实经部等。

(3)不真宗,谓诸部般若,说即空理,明一切法不真实等。

(4)真实宗,谓涅盘法华等,明佛性、法界、真理。而安廪所立之六宗,其前二宗同于昙隐之因缘、假名二宗;不真宗、真宗同其不真宗;圆宗则由其所立之真实宗分出,同于自轨之五宗教中之法界宗;常宗则同于诸师所立之同归时教。

又依《法华玄义》卷十(上)所说,佛驮三藏、学士光统立四宗判教,即

(1)因缘宗,指毗昙六因四缘。

(2)假名宗,指成论三假。

(3)相宗,指大品三论。

(4)常宗,指涅盘华严等。

安廪谓其所收不全,故另辟真宗、圆宗而成六宗。

(二)指日本奈良时代所行的六种宗派︰又称南都六宗,即法相、三论、俱舍、成实、华严、律等六宗。至平安时代,加天台、真言二宗,称八宗。

     (三)易学宗派。指象数宗、泛禅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一说指占卜宗、灾祥宗、谶纬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一般认为前三宗为象数派。后三宗为义理派。各宗之间并无绝对界限,各宗代表任务的易学观点可渗透或借用。如王弼为老庄宗,却借用儒理宗郑玄的“六日七分”说。朱熹以儒家理学说易,又注重河洛图书、丹炉养生学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