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云山村村情风貌
云山村位于余姚市东首25公里,宁波市西首20公里,与宁波江北区接壤,是真正的余姚东大门。现村民委员会驻地离镇政府驻地6公里,在1955年下半年建立高级社,因区域内有座云山而命名为云山社。云山村东接宁波江北区,南邻慈江,与河姆渡镇为邻,西至魏家桥,北与二六市村相邻,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有耕地2297亩,山林674亩,分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85户,常住人口1635人,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7211元,村集体可用资金28万元。云山村2004年设立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84个党员。村境内属姚东平原,地形平坦,中有座小山,萧甬铁路贯穿而过,江河纵横交叉,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土壤质地粘韧,是地道的江南水乡。
村史沿革
2001年4月行政村撤并,与云山前村合并定名为云山村。云山村解放前属慈溪县云山区明德乡三保、六保,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五星高级社和云山高级社。1958年属丈亭人民公社明德管理区管辖。1961为二六市公社五星和云山二个大队。1983年改为二六市乡云山前、云山二村。1991年“撤区并镇”并入三七市镇管辖。
产业经济
农业以水稻为主,产业结构调整后,大面积种植了茭白、蔺草、西瓜等经济作物,茭白还远销上海、绍兴等地,并还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命名,深受消费者欢迎。截至2005年,村共投资550余万元,实施农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使农田标准化达到95%。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已经有55%以上劳动力从事企、事业工作。
社会事业
村境历有崇尚教育之风,解放前兴办私塾。解放后,开设夜校扫盲。60年代初,为便于幼小儿童入学,办有初级小学。截至2005年,全村有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200多名,新一代人中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基本消除了上一代的文盲之苦。利用节日和农闲时节,经常请放映队和文艺歌剧团来村放映和演出文化活动,大大活跃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并于1999年,全村范围内开通有线电视。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卫生室,有了“赤脚医生”,并设立了村合作医疗站,已有97%以上村民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村镇建设
解放前村民住宅,以低矮拥挤的平房为主。截至2005年,全村人均住房已达50平方以上,并以二至三层楼房为主。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制订村庄建设发展规划。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多是高低不平的小路。村道不断连接拓宽,2003年连接甬余公路的道路和各自然村村道全面硬化,并安装了路灯。村级自来水二期工程和电网改造顺利完成。至2002年底全部消灭露天粪缸,建立了长效保洁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一村一品
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土壤的有利条件,该村所产的茭白,个大、肉白、质地细嫩,深受上海、绍兴等地市民喜爱,截至2005年,该村已有茭白基地400多亩,年产茭白1500吨。
2、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镇云山村该行政村隶属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地处镇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7公里。东邻山河村,南邻西山坝,西邻核桃园村,北邻待郎坝村。辖12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有农户508户,乡村人口2064人,其中农业人口2016人,劳动力10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10人。
全村国土面积10.6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6℃,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044.5 亩,人均耕地1.01亩,林地6806.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3、江西省大余县左拔镇云山村云山村距左拔镇圩1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截至2007年8月,1684个人口,耕地面积827亩,山林面积22000亩,其中竹林面积8600亩,人工移林面积1750亩,全村主要产业以经营毛竹加工为主,特色农产品以生产加工茶叶、薄皮西瓜。[5]
4、福建省南安市翔云镇云山村云山村委会在翔云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村委会设在下云,有和尚田、香坪、尾头桥、西湖、云头、其林6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12月,全村有366户、1823人。聚落在云峰山北麓的山腰间,呈三角形分布。有耕地568亩,山地2700亩,主种水稻、甘薯、油菜。果树有李子。有小学一所、电站2座。有自然风景区——石碑岩。水泥公路接仑英、安南公路。
云山村因地处云峰山下,山高云多,云山重叠,故称云山。云山村原属二十八都,民国年间为云山乡福云保,1949年解放后为翔云乡云山村,1958年属英都公社管辖,1971年翔云自立公社,此地为云山大队,1984年为翔云乡云山村委会,1991年12月改称翔云镇云山村委会。[1]
5、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云山村位于宣城市宁国市万家乡西南部,与浙西大峡谷交界,毗连于南极乡。总面积3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5.5万亩,山核桃面积2.0万亩,毛竹等3.5万亩,水面5亩。云山村辖29个村民组,截至2009年5月,共930户,总人口3561人,交通便利,个村民组贯通,自然资源丰富,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著名的桑蚕产业、闻名的中药宁前胡以及主导产业山核桃,尤其是山核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以上,为农民的增收致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在农民的心中蕴藏之久。 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该村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为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6]
6、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芦田镇云山村地处芦田镇政府驻地北4.6公里处,紫云山西北坡,海拔1025米。原称上乌土,为全县海拔最高的村落。因地处紫云山峰,春夏之交,紫云常聚山峰,村落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故名。村委会设在下堀,辖3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余姓。[2]
7、江西省余干县古埠镇云山村云山村是个拥有1100多人口的山村,截至2008年底,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6人。为给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家庭,2006年该村创办老年体育协会,先后组建了腰鼓队、舞蹈秧歌队、锣鼓队、柔力球队、排球队等。为让老年人有个好的活动场所,
2008年8月村里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乒乓球、象棋、锣鼓等文体设施和器材,并设置了老年读书栏、书法摄影专栏等。同时,村老年体协还经常邀请县、乡老年体协辅导员来村里进行体育健康知识辅导,传授老年关节操、太极拳、秧歌舞、器乐演奏等,并定期举行老年太极拳、篮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一系列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参加娱乐、健身活动的村民络绎不绝。截至2008年底,村老年体协共发展会员98人,占全村60岁以上老人的84.5%。[3]
8、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县街镇云山村村情概况
村内道路云山村隶属于县街镇雁塔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县街镇东边,距离雁塔村委会6公里,距离县街镇7公里。国土面积有0.14平方公里,海拔1986米,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877.4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农户38户,乡村人口11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人,劳动力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5.4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村名由来
云山村为标准形聚落,全村聚居苗族。199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该村从较偏远云龙山搬迁至高山,地处两山之间,得名“云山村”。
自然资源
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8亩均为旱地,人均耕地1.06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水果、杨梅等作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亩,其他面积8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五通。全村有38户通自来水,水质已达国家标准(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占农户总数的53%。
该村到镇道路畅通;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拖拉机20辆,摩托车1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3户;建有小水窖36 口。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38户均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5.48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195万元,占总收入的6.6%;畜牧业收入168.943万元,占总收入的91.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9头,肉牛2头,肉羊15只,鸡58370只);无渔业收入;林业收入0.164万元,占总收入的0.1%;第二、三产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54%;工资性收入2.885万元,占总收入的1.5%。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农民收入以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5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7.7%),均在省内务工。
人口卫生
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38户,乡村人口113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7人。其中农业人口110人,劳动力65人。该村以苗族为主,其中苗族112人,汉族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1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7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安宁市连然镇通仙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县街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7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5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无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1 个,2007年被县街镇评为“文艺调演三等奖 ”。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公开栏方式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6.4万元,有固定资产44.12万元,年末集体无收益负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公开栏方式公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