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玄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昭玄寺】

又作昭玄曹。西元五至六世纪时,北朝所设统制僧界之官署。北魏太武帝时发生毁佛法难,继立之文成帝则于兴安元年(452)下诏复兴佛教,同时设置监福曹为中央僧官机构,主事僧官以道人统为正,都维那为副。和平元年(460)改为昭玄寺,设有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及功曹、主簿员等,统摄诸州之沙门曹与州统、郡统、县统等,并裁决杀人罪以下之僧尼罪犯。北朝诸代皆沿用此制,仅略作更动。南朝则无此名称,而设僧正、僧主、法主等僧官。隋代改昭玄寺为‘崇玄署’,置于鸿胪寺(接待外宾、朝贡者之机构)之下,至唐代亦设有崇玄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