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娟 女,1956年6月生。辽宁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会计师,现任财务处利税科副科长。会计师。主要业绩:1984年~85年先后给本溪大学、本钢党校、电大等会计专业学生讲授《管理会计》课,使更多的人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1986年开始从事本钢税务管理工作时,起草了《本钢纳税管理暂行办法》,理顺了纳税管理程序,建立了本钢纳税逐笔审查制度,把部分错漏税消灭于萌芽状态中;并制定了《本钢自产自用产品纳税问题的规定》,提出了自产自用产品的纳税依据,计算方法等。1991年参加全国冶金系统税法大赛,获得团体第五名;1991年参加全国普及税法教育,被评为优秀学员;1991年撰写的《变动成本计算法在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论文,被评为本钢中青年学术研讨论文三等奖;1992年报请本钢国家级新产品组合花纹板免税,获合理化建议一等奖。
晋剧小旦新秀杨晓娟印象
简介:龚晋文 2009年5月8日
5月6日傍晚时分,我接到了三晋晋剧团一位朋友的信息:“龚叔你好:今晚七点半开,《调寇》、《凤台关》、《教子》、大清唱,在民乐锅炉厂址演。”当时我还没有离开单位,一想,“民乐锅炉”不就是在孙家寨吗!正常走,不会超过20分钟。可是,学生们在等着我去给他(她)们上课,饭还没有吃,只能是安顿好了才能去。这样一来,等我赶到演出地点,头一出《调寇》已经接近尾声了。
《凤台关》开始后,我才知道今天遇上了晋剧小旦新秀杨晓娟,她在剧中扮演张秀英,出场后,首先在“巡城”片段表演的圆场功,步履轻盈,由慢渐快,行如水漂,看不出一点走的迹象,原来只以为苗杰演得好,谁知道这里还有一位演得同样好的杨晓娟啊!
杨晓娟,山西昔阳县人,从小喜欢晋剧艺术,曾在昔阳艺校学艺多年,进入三晋晋剧团后,继续刻苦用功,靠一出文武兼演的《刘氏四娘》(饰刘四娘)一举拿下了第十届杏花奖,是一位艺术潜力很大,极有开发前途的小旦新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杨晓娟属于花旦、武旦皆优的小旦演员,武功很硬,嗓音条件超好,扮相十分的漂亮,她不仅能演《打金枝》(饰升平公主)、《喜荣归》(饰崔秀英)等花旦看家戏,而且能演《刘氏四娘》、《打神告庙》(饰敫桂英)等闺门做表戏,尤其擅长演《凤台关》、《白蛇传》(饰小青)等武旦硬功戏,在《下河东》(饰呼延金莲)、《长孙皇后》(饰珍珠)里,也同样有出色表演。
《凤台关》为刀马旦应工戏,说的是:“北汉乾佑王失政,郭彦威举兵反朝,凤台关守将慕容彦超与妻子张秀英,据关力阻,最后不敌而殉国难”的故事。该剧经过历代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加工,尤其是冀萍老师,在场面调度、唱做配合等方面日臻完善,其中,除圆场功外,斗篷、鹞子翻身等技法,尤为突出。可能是因为“民乐锅炉”临时搭起的舞台偏小的缘故,杨晓娟在斗篷表演上,没有能够如愿地施展出来。不过,在表演鹞子翻身技法时,那种靠不乱,衣不散,容不动的现场效果,确实是我多少年来也没有看到过了。
《刘氏四娘》是介乎青衣与武旦两个行当之间的旦角应工戏,说的是:“贤淑善良的刘氏四娘,在丈夫傅相升天不久,儿子傅罗卜因虚脱而垂危,四娘求神拜佛不灵,无奈杀狗救子时,谁知竟会招致儿子反目出走,族人围攻谩骂,并被鬼神打下地狱,受尽了磨难,已出家当了目莲和尚的儿子得知真情后,闯入地狱搭救母亲,终因寡不敌众,未能如愿,但因其孝心可嘉,被玉皇大帝封为仁孝大菩萨,而目莲和尚却不将此为贵,誓与已变成‘狗’的母亲永远相伴,体现了母爱比山高、仁孝似海深的母子情缘”的故事。杨晓娟是踩跷演出的此剧,且在供台上表演了碎步功,又在椅子上表演了左右单脚分别独立而身体前倾的平卧功。该剧的劳动强度很大,因为有下地狱、人变狗等情节,编导者为演员设计了包括水袖功在内的各种跌扑、翻滚、劈叉、蹿桌等舞台动作,从中可以看得出,杨晓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此外,我还特别欣赏杨晓娟的唱,音脆不说,高中低都有,宽也有,亮也有,这种状况,在晋剧小旦演员里是比较少见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