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梁克家所著的《三山志》中,便有关于福清“少林院”的记载。但长期以来,少林院究竟在何处,一直是个谜。1993年,在福清东张镇少林村,人们终于发现了少林院遗址。
1995年省、市考古队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少林院依山势而建,呈阶梯状分布,院的七殿进深175米,主座及两帝厢房宽67.5米,占地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其中出土的20多件瓷器上刻写或墨书有“少林”、“少林院用”、“少林大王”、“少林常住”、“少林会司”等到字样。
此外,在遗址周围发现刻有“少林当山僧……”“少林院沙门……”的石盂、石桥板,以及石药臼、石槽、石碑等数百件文物,还有和尚墓——北宋时期典型的四方塔林。在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了解到:遗址第三层出土的文物属于南宋时期,第四层的则属于北宋时期,说明少林寺的繁荣是在两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