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名称:西安工程大学[英]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旧称: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地址:
西安市碑林区金花南路19号(金花校区)邮编710048
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58号(临潼校区)邮编710600
校训:厚德弘毅博学笃行
学校概况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大门夜景西安工程大学是由1978年成立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发展而成,其前身是1912年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设置的机织科。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是纺织工业部直属三大高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西北纺织工学院)之一。学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出了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5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30.5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8.50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336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165.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23.5万册。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体育部和福州服装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各类在校学生17245人,其中本科生14100人,研究生702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其中省级名牌专业4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19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138人,副教授307人;具有博士学位94人,硕士学位46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7人,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9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其中省级名牌专业4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
“十五”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出版教材194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省部级规划教材19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10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43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20篇。
学校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2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490多人次。举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数十次。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全国教科文卫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等称号,连续六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85项。
当前,学校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为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成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艺纺校园论坛预览西安工程大学校园论坛(艺纺论坛):艺纺论坛--西安工程大学学生论坛创建于2006年2月15日,是一个非官方性质的校友交流平台,由计算机科学学院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各二级学院同学负责管理的校园网络,旨在打造西安工程大学第一网络窗口,了解西安工程大学,从艺纺开始!
新生报考咨询室,累计留言六千多次;
校园意见薄,专门负责处理校内意见和建议,累计留言一千多次;
我的大学、艺术设计、考研就业、跳蚤史上等都是活跃栏目。
另外,还有设计类、摄影类学生作品展示,可以分享你的作品大家欣赏,共同交流进步。
院系设置纺织与材料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纺织与材料学院至2007年已有95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纺织系可追溯于1912年成立的北平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1937年以来先后分别隶属于西北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纺织系为基础成立了西北纺织工学院,2001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1年9月纺织系更名为纺织学院,2002年学院新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同时并入轻化工程专业后更名为纺织与材料学院。经过95年的发展,形成了集材料、纺织、轻化工程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特色鲜明、整体实力强、办学层次齐全的学院。
学院目前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拥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计划单列博士点;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二级硕士授予权点,同时,具有纺织工程专业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教授3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名(含兼职博导),副教授38人、实质性兼职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担负着全院1600余名本科生、230余名硕士生、10名博士生的教学及培养任务。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设有三个系,一个中心实验室及多个研究所(中心、室),并建立了“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基地”,学院教学、科研条件良好,设施齐全,拥有大型设备50余台套,以及各类教学科研设备1800余台套。
学院坚持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共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承担国家“十五”攻关、纳米重点专项、省部各类计划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70余项,科研经费2200余万元。公开发表或学术交流论文63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5篇。出版著作、教材24部,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厅局级科学技术奖34项;申请专利10项,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同时,学院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西安工程大学—溢达纺织品新技术研发中心”,获得100万元首批研发经费。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工作,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校园文化为引导,全院齐抓共管的学生育人体系。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科技创新成绩斐然,社会实践硕果累累,素质教育效果突出。
学院秉承“内涵发展、开放办学、质量为本、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将“厚德求实、坚毅自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贯穿始终,为我国大纺织行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做人诚实、做事踏实、作风朴实、学业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发展目标: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步建成综合实力国内知名、高水平、开放型的面向大纺织行业主战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于大纺织行业主战场。
学院院风:团结、务实、开放、创新。
学院精神:厚德求实、坚毅自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培养特色:做人诚实、做事踏实、作风朴实、学业扎实。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984年4月,经纺织工业部批准西北纺织工学院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同年,服装系成立,即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学科的办学特色,1998年被中国服装设计协会评为十大著名学府。学院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美术学、摄影、广告学等五个本科专业,十三个专业方向,两个硕士点。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服装硕士点。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分别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服装材料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学院下设服装设计系、服装工程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系、造型艺术系等五个教学单位,七个研究室,同时建有实验中心、服装研究所、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中心、视线文化传播中心等教学和研究机构。现有专任教师112人,学生2423人,研究生18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高级工程师6人,研究员7人;中级职称33人,初级职称30人。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63人,学士学位34人。已形成服装—人—环境系统、功能性服装设计与评价、服装数字化工程与技术、服装产业经济、服饰造型色彩设计理论与应用、纺织品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形象艺术设计与传播策划等研究方向。学院已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纵横向研究课题68项,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26篇,并有19篇论文收录三大检索。近几年,教师撰写专著与教材40余本,其中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部委级教材18本。已取得科研成果40项,科研获奖达68项。
我们拥有近6000平方米服装大楼,使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实验、学术交流及教学成果展示场所。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就业率达82%以上。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该院学生踊跃参加国际国内大赛,有多人获各种大奖,服装表演学生首赴香港、新加坡、法国等欧洲国家进行演出,在新加坡受到新加坡总理的接见,在法国卢浮宫等地的演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法学系、汉语言系、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语言实验中心、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及院办公室,主要从事全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大学英语及大学语文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与法学、文学及语言学的专业课教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人文学院现有教师192人,教授17人,副教授40人,讲师80人,助教55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硕士及在读硕士108人。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现人文社科教育的整合,学科相互交叉、资源共享,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及外语。学院开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新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个硕士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科梯队老中青结合,在教学和科研上涌现了一批年轻的骨干队伍。近几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分布在《哲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人文杂志》等全国核心期刊及重要期刊;主编、参编教材110余部,广泛用于我院的教学当中;获省及校优秀教学成果奖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形成较浓郁的学术气氛。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于198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学院下设自动化系、信通系、电类基础课部和实验中心。学院设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录音艺术6个本科专业和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信号与信息处理4个硕士点。其中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硕士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现有本科生1359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教职工93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及高职技术人员24人。共有21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并设有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总面积为31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1650余万元。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每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为企业提供众多科研成果和产品。近三年来,科研项目经费达1000余万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多项。
学院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治学严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院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特色。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院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以科学研究及实验室建设为支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立足西安,面向陕西,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狠抓教学上水平、科研上台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做人诚实、做事踏实、学业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于2002年11月由原化学化工系与环境科学工程系合并组成。学院设有五个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和市政工程系;六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及一个环境工程硕士领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高学位教师比例较高。现有学术带头人2人,学科带头人8人,硕士生导师25人;教学名师1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3人,教学带头人7人。黄翔教授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术带头人;耿信鹏教授为应用化学学术带头人。
学院现有五个实验教学平台,仪器设备总值1946万余元,仪器设备总数1775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30台(套)。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有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20台(套),总值630余万元;化学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三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1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5项,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4篇,获各种科研及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国家专利5项。
学院自1979年首届招收化学师资班以来,25年间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3000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一大批学生还考取了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学院拥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名,硕士生70余名。2006年-2008年,该院学生获各种课外科技竞赛奖40余项,其中在全国和陕西省英语、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奖16项。
学院学生社团“绿风”环保协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受到省内外媒体的关注。2006年被团省委评为“陕西省优秀社团”,2007年被省环保局和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环保志愿者协会”,连续4年被评为学校“精品社团”。
学院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位点建设及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学院于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优评差”最佳单位,2006年被学校评为3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两年一度的“先进集体”,连续3年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79年6月,是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人。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521人,在校硕士研究生65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四个本科专业,并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三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工业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系、机械基础系5个系,一个面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中心实验室及两个计算机室。
艺术工程学院
艺术工程学院以艺术设计学科群为专业特色和优势,其中服装设计专业是全国开设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院长徐青青教授是全国第一位服装工程硕士。学院现有2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硕士占80%。学院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坚持以教学为主,以教学质量谋生存,以办学特色求发展,以改革开放激活力,以师资建设增实力,以人本关怀促和谐,实施艺术与工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2005年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质量、特色、活力、和谐成为艺术工程学院发展的主格调。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来的校计算中心和自动化系计算机教研室等单位组建而成。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1982年开始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1986年开始招生。在校学生数稳步增加,截至2006年底,在校研究生40多名,在校本科人数达1042名。
截至2006年底,学院共有专任教师55名,其中拥有正副教授26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7名;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8人。
学院现设4个系、1个实验中心、2个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育技术学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应用系、党总支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和一个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成立于2002年11月,经过近5年的不断建设,实验中心已初具规模,拥有7台IBM和Sun服务器,多台路由器和二、三层网络交换机等网络互连设备,非线性编辑器,XilinxVirtex-IIPro开发系统,图象、语音、网络多媒体综合系统实验箱,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主导、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两翼的综合性、多学科的实验教学基地。中心基本上可以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验教学任务。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验中心还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为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院成立以来,承担了科技部、国防科工委、陕西省等方面课题3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检索。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
学院与德国洛特林根大学信息学院是友好院系。洛特林根大学Ketz教授多次来该院讲学。每年两校都互派留学生。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建于1985年。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9人,讲师和助教35人,外聘客座及兼职教授13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6人,具有硕士学位57人。现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7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学硕士点、会计学硕士点、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以及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的“国际服装与纺织品(服装营销策划)硕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六个,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三个学科门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在科研方面,管理学院在诸多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400多篇,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20部,科研到款近400万元,获省部级奖二项、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两项,并在多家公司取得了研究成果。研究项目有30多项,累计合同金额100多万元。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下设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等实验室,面积500多平方米,配有先进、完善的实验设备。图书情报中心中外文藏书近2万册。
理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于2002年11月成立,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高级工程师3人,青年教师中有博士6人,在读博士11人;硕士以上学历的39人。现设有应用数学力学系和应用物理系,下辖7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静电研究所,信息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理学院除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外,还承担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共30余门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近年来,获省、部、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1项,完成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获专利5项。目前在研省教育厅专项基金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 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0多篇。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竞赛二、三等奖3个,全国奖、省级奖30个。
应用技术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级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作贡献,学校于2000年12月设立了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负责和管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为适应学校事业发展新要求,经学校批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9月更名为应用技术学院。
学院按社会需求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合理设置专业。先后开办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纺织工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服装设计与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20多个高职专业。经过七年的发展,办学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培养出3000余名学生。
办学七年来,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一切工作都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工作,以教学改革为各项改革的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永恒的主题。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办学特色促发展”、坚持为经济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动摇,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几届毕业生均保持了80%以上的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连续几年专升本上线比例高于全省的平均数,取得了2006年专升本上线率47%的好成绩,并多次在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陕西省高校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正与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以更名为契机,以“紧抓发展主题、坚实办学基础、突出职业特色、提高人才质量”的总的工作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探讨办学特色,继续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行二次创业,为把我院建成高职(专科)、专升本及应用技术本科等多层次、特色突出的一流学院而努力奋斗!
继续教育学院
该校成人教育从1987年由原教务处所属的成人教育科开始起步,到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处,1994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一直承担着全校成人教育的办学和管理职能。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2006年9月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000余人。
近年来,依托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办学优势和社会影响,我校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稳步的发展,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我院成人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有业余、函授两种学习形式;办学层次有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招生专业有纺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装设计(艺术设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经贸、法学等44个本、专科专业;专业类别有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经管类和法学类等。非学历教育主要有专业进修、短期培训、等级考试证书班、职业资格证书班、考前辅导班等。学院以陕西省省内招生为主,同时兼顾西部和全国其它省(区),在省内外设立了10余个函授站和教学点,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000余人。
学院坚持“紧抓发展主题、坚实办学基础、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建立了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积累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益。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和成人教育特点,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方向,优化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学院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坚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和人才培养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澳国际学院
中澳国际学院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的西安工程大学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陕政函[2002]207号、陕教外[2002]78号文件)。列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和山东等省招生。
学院2003年开始招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大专层次,学制三年。在校学习期间,既可申请参加陕西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也可申请去澳大利亚攻读学士学位。毕业成绩合格者,同时颁发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高职大专毕业证书和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大专证书。
学院设国际商务(文理兼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理工类)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和教材由中澳双方共同制定,双方共同承担教学工作,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中澳国际学院的办学宗旨是通过中澳双方合作办学,培养外语水平过硬,专业理论水平领先,具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为有志出国留学深造的学生提供更优的选择、更佳的机会。
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坐落于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下属7个校区,并设有7个科系,分别是社会科学与艺术系、建筑系、商学系、自然科学系、工程系、进修教育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可提供300多种课程,它是澳大利亚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简称TAFE)领域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该校于1995年8月成为澳大利亚政府首批获准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的TAFE成员之一。1995年该校与澳大利亚5所联邦政府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盟爱恩国际教育集团,现与美国、日本、斯里兰卡、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有教育项目交流与合作。1995年至今,该校已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云南和辽宁等地的高校开展了中澳教育合作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
2002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安工程大学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合作举办高等教育,2003年正式招生。
爱恩国际教育集团是由澳大利亚四所国立大学和一所国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建的教育集团。成员包括:塔斯马尼亚大学、拉筹伯大学、麦觉里大学、弗林德斯大学、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爱恩国际教育集团充分利用这些学校的资源为中国学生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凭课程、学位课程和留学海外的机会。
爱恩国际教育集团在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澳大利亚和中国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在上海、北京等十多各省、市的近二十多各高等学府中建立了中澳教育合作项目。集团的宗旨:开展国际性教育合作,充分运用集团各所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国际化人才。
合作院校:
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ofTasmania)
拉筹伯大学(LaTrobeUniversity)
麦觉里大学(又译麦考瑞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
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University)
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NorthernMelbourneInstituteofTAFE)
福州服装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福州服装学院是经福建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由西安工程大学、闽江学院和当地政府联合创办的二级学院。学院实施西安工程大学教学计划,学籍由西安工程大学管理,毕业生统一颁发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院立足福建省,辐射周边省市,面向全国为发展方向。培养以高素质复合型的艺术设计和服装人才为目标,坚持工程类学科与艺术类学科相结合、相互渗透,重视基础理论,重视生产实践,高起点、高层次、多规格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在福州市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闽江学院是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的全日制省属本科大学,由福建省领导和管理,实行福建省与福州市共建。闽江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融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等学校。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西临江滨大道,北靠西禅寺,东倚工业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学习和生活配套齐全,教学条件优越。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从2000年开始招生,现设服装艺术设计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和艺术设计系,分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艺术设计(含服装艺术设计、装璜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纺织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等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1105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也是服装学院人格力量的载体。学院办学至今始终把保证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学院由以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提供专业师资,同时在福州聘请部分高职称、高水平的高校教师共同组成师资队伍。在勤修“内功”的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实践活动,极对外拓展,加强横向联系,特别是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定期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进行师生作品交流展,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赴西安总院学习观摩,观摩华南女子学院等兄弟院校毕业生作品展,积极汲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办学质量;在纵向上,加强厂校联系,已与“名师路”时装公司、福州福马集团公司、柒牌集团、顽石服装等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了对外展示的机会与场合,以公开评价的方式反馈,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000年学院建立伊始,西安工程大学福州服装学院就将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在秉承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多年服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求既符合服装市场规律,又具有福建本地特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国内外各种服装、服饰设计大赛当中,同学们在学院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加,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近20多人次入围各类国际、国内服装设计大赛并多次获奖。其中,2000级陈菟与黄彬(合作)作品《红色星期天》在2004年“真维斯”杯休闲服饰大赛中获得金奖;2001级刘国森同学在2004首届“南海盐步杯”全国内衣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2000级黄彬、陈晓娟两位在2003年“威鹏杯”全国牛仔装设计大赛中分别荣获银奖和优秀奖;在2003“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中西部赛区决赛中,2000级黄彬/蒋鑫(合作)童装作品《彩虹地带》获得最佳市场潜力奖、2002级陈秋女装作品《夜牡丹》获得最佳媒体印象奖、2000级张斌/曾蓓斯(合作)男装作品《欲望》获得最佳现场印象奖、2000级陈栩男装作品《红、黑、白》获得最佳媒体印象奖。2001级蓝惠卿、赖兴文在2004“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03全国服装类高等院校排名中该院名列第八。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333号
体育部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主体育场西安工程大学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精神。坚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教学管理,稳定体育教学秩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前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作风朴实和积极进取的应用型人才。
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成立于2001年,现有教师30人。体育部秉承学校“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牢记“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体育教学、体育科研、群体竞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学校体育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体育工作环境,构建绿色体育教学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
体育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体育活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身体健康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善心理、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寓思想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和社会适应的教育,于体育课程教育之中。采用学生“三自主”选课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共开设6大类19个项目供学生选修。并根据我校女生多和艺术类学生多的特点,加强健美操、街舞、体育舞蹈等操舞类课程,塑造学生健康优雅的身体形态;开设武术、散打、摔跤等搏击课程,提高学生的防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开设“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形成了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学校体育、运动环境、身心健康相统一的绿色学校体育模式。
体育部十分重视体育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参加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子课题3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课题1项;陕西省哲学社科课题1项;陕西省体育局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校管课题19项,共有各类课题28项。获得陕西省体育局课题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正式出版教材7部;发表论文112篇,其中核心期刊52篇。体育科研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体育科研促进了体育专业建设,促进了群体竞赛活动的开展。
体育部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把此项工作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认真实施。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体育部加强群体竞赛工作。学校组建了各运动项目的代表队,也组建了乒乓球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健美操俱乐部等11个体育单项协会和俱乐部,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竞技成绩名列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2005年野外生存代表队获得全国“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登山极限挑战赛”第三名;2004年获陕西省高校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双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五名。2006年获陕西省大学生定向运动比赛团体总分第四名、女子团体第四名。
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规划建设。相继建成了篮球馆、田径场、球类综合场、游泳池、拓展训练基地、体质健康测评室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拥各类专项训练场地。室外体育场地面积达90649平方米,生均5.26平方米。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满足了体育课堂教学、运动队训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
体育部全体教师在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将全力以赴、齐心协力,认真做好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为了促进我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为促进该校的快速发展,把该校办成国内的知名大学而努力奋斗。
管理机构党群系统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纪委、监察处
工会
团委
行政机构
校长办公室
人事处
学科建设办公室
科技处
教务处
研究生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审计处
财务处
学生部(处)
招生就业工作处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
本科评估办公室
后勤管理处
发展规划处
直属单位
临潼校区管委会
图书馆
校医院
产业发展集团
后勤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