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寒冷导致肢端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由于肢端小动脉扩张,血液流量显著增加,局部充血,血管内张力增高,压迫或刺激动脉及邻近神经末梢而产生剧烈疼前。常因气温骤降受寒或长途行军等诱发。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和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惧怕医生检查。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但少有肢端溃疡、坏疽。病程长及(或)病情重者症状不仅限于肢端,可扩及整个下肢及累及上肢。
[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一定诱因下,阵发性出现双足红、肿、热、痛等特点,常可作出诊断。但须与冻疮、闭塞性脉管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雷诺现象、糖尿病性神经病、脊髓痨及中毒性末梢神经炎等相鉴别。
[病程和预后]
本病常有缓解、复发、可呈慢性病程。大多预后良好,可自然康复。
[防治]
寒冷季节,注意肢端保温,鞋袜保持干燥;长时间乘车、站立、哨卫、步行时,宜及时更换姿势,定期下车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发作,或减轻症状。以对症治疗为主,发作时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患肢,以减轻症状;抬高患肢、避免过热或抚摸等不良刺激;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可能改善症状。骶管内神经阻滞及腰交感神经阻滞有较好疗效。
【红斑性肢痛症的辨证论治研究】
裘凝才将45例红斑性肢痛症分两型分别辨证施治:
①冷痛型18例,治以补气益脾,温中散寒,药用黄芪、党参、木瓜、桑寄生各25g,陈皮、白术、当归、独活各15g,防风、荆芥、赤芍、制附子各12g,干姜、川乌、甘草各9g,水煎后温服;
②热痛型27例,治以清热解毒,祛瘀生新,通利经脉,药用蒲公英、黄柏、连翘、黄芪各25g,金银花、白芍、当归、玄参、薏苡、丹参、牛膝、龙胆草各15g,丹皮、甘草各9g,水煎后冷服。均于3~15日治愈。(裘凝才.红斑性肢痛症中医分型治疗45例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1>:18)
兰启防等则认为本病病位在肢端,与脾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证,临床上将36例分为脾虚血燥与风湿热毒两型,脾虚血燥型用忍冬工号方:黄芪、忍冬藤各30g,党参20g,甘草5g,当归、牛膝各10g,羌活、独活各6g,赤芍、丹皮、白术、茯苓、玄参各15g;风湿热毒型用忍冬Ⅱ号方:忍冬藤、石膏各30g,知母、桂枝、连翘各9g,白赤芍、桑枝、威灵仙、半枝莲各15g。共治愈25例,好转10例,1例无效。并待标实祛除后,继以健脾为主,固本善后,以防复发。(兰启防,钟启良.辨证论治红斑性肢痛症3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7(6):21)
高文武等将之分为血热、湿热、瘀滞三型,血热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药用金银花15g,黄芩9g,连翘12g,当归12g,玄参12g,丹皮12g,赤芍9g,生地黄15g;湿热型治以清利湿热,化瘀通络,药用黄芩12g,黄柏9g,萆薜15g,苍术12g,连翘12g,薏苡仁12g,赤芍12g,当归尾15g,路路通12g,威灵仙9g,地龙9g,秦艽12g;瘀滞型治以行气活血,药用当归15g,生地黄12g,川芎12g,赤芍15g,香附12g,木香12g,郁金15g,红花9g,桃仁6g,土鳖虫9g,王不留行9g,路路通12go 47例中痊愈41例,好转3例,无效3例。(高文武,潭婷婷.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疗效观察.吉林中医药,1981<2>:239)
王景春则认为本病分气滞、血热、湿热三型,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用木香、香附、柴胡、白芍、当归、红花、丹参、没药、乳香、蜈蚣;血热瘀滞型则以清营凉血,化瘀止痛治之,药用犀角地黄汤加玄参、当归、丹参、蜈蚣、乳香、没药;湿热瘀阻型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用三妙汤加蒲公英、地龙、玄参、赤芍、当归、甘草。并认为各型在恢复期均有气滞血瘀证候,故应行气活血,使气行血活、经脉畅通而解除疼痛。(王景春.红斑性肢痛症分型证治.辽宁中医杂志,1984<3>:43)
红斑性肢痛症的中医药研究中,多是小样本研究,未设立对照组,没有考虑到本病缓解与复发的特点,实验研究极少,故目前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更少,’没有客观的临床好转与治愈的评定标准。今后应注重客观化指标与对照组的设立,使其疗效更具可信性,同时应加强对用单味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尤其应注重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以期研制开发出更有效、副作用小的单味药或单体。另外,要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研究开发副作用小,直达病所的外治药物,这些对本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