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彭兆荪(1769~1821) 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彭兆荪青少年时,随父宦居边塞,驰马游猎,击剑读书,文情激越,"故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郭□《灵芬馆诗话》);后来遭遇父丧,变卖家产,又因累试不第,落魄名场,常为生活而奔波,诗中"遂多幽忧之旨"(同前)。清代张维屏认为他"诗多沈郁之作"(《听松庐诗话》),龚自珍则将他与舒位并举,称赞他的诗作"清深渊雅"(《己亥杂诗》自注)。代表作如《雁门关四首》、《马邑道中三首》、《书感八首》、《将之淮上留别家人四首》、《扬州郡斋杂诗二十五首》等。

他的词今存不多,兼慷慨艳丽之音;文工骈体,亦有佳作。著有《文选考异》、《小谟觞馆全集》,包括诗集及续集10卷,诗余及续集2卷,文集及续集6卷,《忏摩录》1卷,《潘□笔记》2卷,附录4卷,有同治及光绪间刻本。其中诗词文集,另有道光间所刻孙元培等注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