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1982 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工学学士学位
1983——1986 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工学硕士学位
1997——2000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工学博士学位
1985——1990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讲师
1990——1994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副教授
1994——1996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系 教授
1996——2000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0——2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06——目前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荣誉称号: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亚运会建设先进工作者
社会兼职:
1.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2.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3.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4.中国建筑学会教育与实践委员会委员
5.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6.《建筑师》杂志编委(核心期刊)
7.《A+D》杂志编委(国际期刊)
8.《新建筑》杂志编委(EI检索期刊)
9.《华中建筑》杂志编委(EI、SCI检索期刊)
--------------------------------------------------------------------------------
学科
建筑设计及理论
--------------------------------------------------------------------------------
研究方向
建筑创作论:包括建筑创作主体论、建筑创作过程论、建筑创作接受论,研究建筑师,建筑,使用者构成的建筑创作系统的关系与规律;建筑设计理论:强调整体的设计观念和建筑创作过程的理性,注重地域性;城市设计理论:关注城市与环境,强化城市、自然、社会的有机结合;设计教育理论:开展研究型、开放性的建筑教育研究与实践,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设计师全面修养的重要性。
--------------------------------------------------------------------------------
论著成果
1. 关于奥林匹克公园的思考·建筑学报·2002·第11期
2. 大海边的小房·建筑学报·2001·第1期
3. 整体的设计·建筑学报·2000·第7期
4. 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完善阶段·建筑师·2000·第92期
5. 主体创作过程中的理性·新建筑·2000·第2期
6. 发现基地中隐含的秩序·建筑学报·1996·第9期
7. 建筑创作主体论·建筑学报·1990·第3期
8. 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作者
9. 场地设计·1999年10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
10.张伶伶论文作品集·1993年·新建筑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