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9 ~1987.7 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7 ~1989.8 河北省唐山大学土建系任助教
1989.8 ~1992.2 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2.2 ~1995.5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6 ~1997.10 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流动站做博士后,出站获副教授任职资格
1997.10~2000.8 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和新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学科副教授
2000.8 ~20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学科教授
20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中:
2001.7~2001.8 在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进修
1998.10~2004.3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研室主任、预应力与防护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2004.3~2004.12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预应力与防护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2004.12~ 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学组主任、预应力与防护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任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理事;中国钢协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主要学术论著
大兴安岭森林防火指挥部抽柱改造设计
不同预应力筋布筋型式双向板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柱工程平板塌陷与复位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平板一柱结构合理计算模式和方法的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侧向约束影响的分析方法
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摩擦损失与反摩擦损失简化计算
拉压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研究
密布预应力束锚具下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哈工大动力楼巨型框架增层结构设计与测试
长春解放大路体育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
--------------------------------------------------------------------------------
学科
结构工程
--------------------------------------------------------------------------------
研究方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改造、工程结构抗火、现代施工技术
--------------------------------------------------------------------------------
论著成果
建立了后张预应力平板-柱结构合理计算模式和方法,提出了预应力结构设计统一理论,完善了预应力结构塑性设计方法,提出了四边支承预应力双向板计算方法与构造措施,以大量结构模型试验为基础,初步形成了预应力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构建多种既有房屋套建增层结构型式及其设计方法。出版著作3本,发表论文88篇。完成多项标志性和特色工程的设计创造。作为第一获奖人,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等多项奖励。累计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61人,其中已有34人毕业并取得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