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60A3是美国M60“巴顿”系列中的终极改进型主战坦克,号称“终极巴顿”,1971年开始研制,其研制代号为M60A1E3。它安装了可靠性得到提高的发动机和被动观瞄仪,1978年又做了安装新的测距仪、弹道计算机、M240高射机枪和M239烟幕弹发射器等4项改进。首批M60A3坦克于1978年2月在底特律坦克厂下线,1979年5月首批M60A3坦克交付驻联邦德国的美国第五军第一装甲师装备。自1980年开始,部分M60A3坦克安装了热成像瞄准镜,安装了热成像瞄准镜的M60A3被重新命名为M60A3TTS。1985财政年度美国陆军拨款2.151亿美元用于把现装备的所有M60A1坦克升级改造成M60A3。该坦克于1987年5月完成了全部生产任务,目前已退出现役。美国陆军共装备5400辆,其中1686辆是新生产的M60A3,114辆是在美国陆军各部队中修时由M60A1坦克改装成M60A3的,3600辆是由M60A1在联邦德国美因茨陆军基地和阿拉巴马州安尼斯顿陆军基地大修时改装成M60A3的。该坦克目前主要装备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役部队,属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
战术运用:
该型坦克主要用于在部队进入敌纵深后与敌方坦克进行交战,或执行前沿火力支援任务,摧毁敌方工事、兵器、歼灭有生力量。
技术数据:
乘员:4人
战斗全重:52617kg
净重:48684kg
单位功率:10.5kW/t
单位压力:85.3kPa
车全长(炮向前):9.436m
车体长:6.946m
车宽:3.631m
车高(至指挥塔): 3.270m
火线高:2.095m
车底距地高:0.450m
履带中心距:2.921m
履带宽:711mm
履带着地长:4.235m
公路最大速度:48.28km/h
燃料储备:1420L
公路最大行程:480km
涉水深无准备:1220mm ,有准备2400m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攀垂直墙高:0.914mm
越壕宽:2.59m
转弯半径:0(原位转向)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6部/12V/100Ah
引擎:
生产商:大陆公司
型号:AVDS-1790-2C(RISE)
类型:12缸风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551kW/24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
型号:CD-850-6
变速箱:行星传动,带液力变矩器,设前进档2,倒档1
悬挂系统类型:扭杆悬挂
履带调整器:液压式
履带型号:T142可更换橡胶衬垫式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105mm/加装了热护套的M68线膛坦克炮/1门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数量:7.62mm/M240并列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数量:12.7mm/M85高射机枪/1挺
弹药基数:主炮63发,并列机枪5950发,高射机枪900发
炮塔驱动方式:电液驱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每周旋转时间:15s
火炮俯仰范围:-10°~+20°
车长超越控制装置:配备
火炮双向稳定器:配备
火控系统及车载电子设备:
M60A3坦克安装的美国休斯航空公司研制的激光测距坦克火控系统(LTFCS)是典型的分划扰动式坦克火控系统,它用AN/VVG-2红宝石激光测距仪代替了M60A1坦克的M17C合像式光学测距仪,用M21全求解的电子模拟全固态弹道计算机取代了M60A1的M16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激光测距精度高,计算机计算精度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体积减少,并可自动计算运动目标的提前量。这些改进使得M60A3能以较高的首发命中率从静止状态射击固定和运动目标。
AN/VVG-2车长激光测距瞄准镜:该镜组合了车长瞄准和测距两个功能,测距也可由炮长完成,可以同时存储3个目标距离并用数字显示,车长可选择其中之一自动输入弹道计算机。激光瞄准镜的望远式光学系统采用可变倍率物镜,搜索目标时用低倍率(6×)和大视场(10°);瞄准和测距时用高倍率(12×)和小视场(5°)。该镜采用红宝石激光器,体积大、重量重、耗能多,发射波长为0.69μm的可见红光,不易于隐蔽,属于第一代激光测距仪。
M21弹道计算机:M21弹道计算机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式混合的全固态电子计算机,以模拟方式处理信息,基本上是模拟机,但可以预编存贮6种弹道的程序(实际仅使用4种弹道),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2000小时。该计算机可根据自动或人工输入的信息,自动计算目标距离、目标运动角速度、炮耳轴倾斜、横风速度、气温、气压、药温、炮膛磨损、瞄准视差、弹种及归零等对弹道的修正量,高低向修正结果传送到瞄准镜调节器和M10A3弹道驱动器及火炮稳定系统;水平向修正结果传送到炮长潜望式瞄准镜的分划投影装置和车长激光测距瞄准镜的分划投影装置。该计算机内装有自检电路,以方便检修维护。
AN/VSG-2炮长热成像瞄准镜:M60A3坦克原本使用M35E1微光潜望式昼/夜瞄准镜,M60A3TTS坦克则改装了AN/VSG-2热成像瞄准镜。该镜可在更大距离上识别和瞄准目标,能在昼夜和各种恶劣气象条件下使用,且能穿透烟幕和地面伪装,最大使用距离可达2000m。
自动弹道传感器:M60A3坦克配备目标角速度传感器、炮耳轴倾斜传感器和横风传感器3种自动弹道传感器,测量数据自动输入到M21弹道计算机内。此外,还安装有炮口校正传感器与坦克瞄准镜配合使用,以修正炮口下垂。
驾驶员驾驶仪:最开始配备M24型主动红外夜视仪,因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在夜间容易暴露自身目标,所以后来改用AN/VVS-2型微光潜望镜。
防护系统:
三防装置:配备
烟幕弹发射器型号/总数量:M239/2×6具
热烟幕装置:配备
灭火抑爆装置:1988年以前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988年开始使用“哈隆”自动灭火系统
装甲厚度/水平倾角:车体前上110mm/25°,车体前下110mm/35°,车体侧部80mm/90°,炮塔正面110mm,炮塔侧部64mm,火炮防盾178mm,均为均质铸造钢装甲。
改进及生产状况:
1985年7月美国陆军实弹试验了由3辆M60A1坦克改装的装有反应式装甲的M60A3坦克。虽试验成功,但由于经费拮据,1988年陆军决定放弃在该坦克上加装反应式装甲的计划。
1984年底美国陆军开始在M60A3坦克上安装改进型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美国陆军曾在3辆M60A3坦克上改装了液气悬挂部件,虽然试验取得成功,坦克性能大有提高,但由于成本太高,仍决定保留原来的扭杆悬挂。
在陆军基地改装车辆过程中,M60系列坦克均安装了M9推土铲,该铲与M728战斗工程车使用的相同。
技术特点及总结:
通过对M60系列坦克的分析发现,该系列坦克存在两个致命缺陷:一是炮塔靠液压系统工作,这一系统的某些部位装甲防护不够完善,命中弹丸的冲击力易将液压管打漏,加之使用的液压油燃点较低,极易起火爆炸;二是坦克油、弹存贮部位间距较小,命中后容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车毁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