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人工喉

artificial larynx

人工发声装置。当喉被切除丧失发声能力时,可以用它作为辅助发声说话的工具。早在1858年就有人提出人工喉的概念和设计,并称之为说话机。1873年奥地利医师比尔罗特在为一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以后,设计了一个管状金属制发声装置为机械人工喉雏形。经过 100 多年的改进,人工喉有了发展。人工喉分为机械人工喉和电子人工喉。①机械人工喉。发声管的一端联接颈部气管切口,另一端可含在口腔内达舌根处。两端中间设有振动的膜片,接受呼出气流的振动后,将声波送入咽部的导管,借助舌、齿、唇等构语器官的活动发出声音。但此装置附在颈前影响美观,且语音单调不悦耳,往往不被患者接受。②电子人工喉。有各种型号,有的外观像电动刮须刀,用手把握,置颈侧。当患者模拟说话时,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但因颈部肌肉产生的杂音,致使说话吐字含混不清。另一种电子喉是利用音频振荡器发声,由导管传入口腔,利用构语器官活动发声,语音较近似常人。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子喉已向微型和口内装置方向发展。由于功能性喉癌外科的进展和普及,全喉切除术日见减少,且无喉者食管发音已不断取得良好效果,故人工喉的使用将逐渐减少。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