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放射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工放射性

artificial radioactivity

自然界不存在而通过人工产生的放射性。天然放射性仅为少数重元素所具有 ,它们放射 α射线 、β 射线或 γ射线。

1933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第七届索尔威会议上报告,某些物质在α粒子轰击下发射出正电子连续谱。他们一直坚持研究这个现象,于1934年1月19日作了结论,并向《自然》杂志写了一则通信。这封信证明了就是居里夫妇通过实验证明了人工放射线的存在。

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通过裂变反应堆和粒子加速器制备。前者,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或利用反应堆产生的中子流照射靶核而成为放射性核素 ,它们大都是半中子核素,具有β— 放射性;后者,加速带电粒子轰击靶核反应产生放射性核素,它们往往是缺中子核素,具有β 放射性。核素已超过 2000 种,绝大多数是人工放射性核素,达1600多种,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开阔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从此,科学家不必再只依靠自然界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来研究问题,这也大大推动了核物理学的研究速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