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茶园乡茶园乡地处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城西北部,东毗隆坪乡,南接高兴镇,西邻均村乡,北界泰和县。乡政府驻地——茶园圩距县城36公里,是兴国西部的边远山区乡,也是国定贫困乡。全乡辖12个行政村,122个村小组,总人口18331人,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山地面积1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0%,。有着丰富的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是县内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产区。盛产杉木、油茶、茶叶、毛竹等林木产品,有油茶林8.5万亩,所产茶油以质好量多而享誉全省;优质红薯基地3000亩,特产倒蒸蕃薯干因色如琥珀、味若甘醴、柔韧适口、保健美容而享誉全省乃至全国,是有名的油茶之乡和红薯干之乡.新兴产业烟叶、制种稳步发展.到2005年底,全乡烟叶种植面积400亩,制种面积400亩.1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乡机关现有在职行政编人员16人,事业编人员22人。
2、贵州省金沙县茶园乡茶园乡位于金沙县城东部35公里的偏岩河与马家河交汇处,与遵义县泮水、马蹄两镇隔河相望,与本县龙坝、禹谟、安底、岚头、木孔等乡镇毗邻。距历史名城遵义市81公里,距326国道西安段12公里,贵遵高速公路64公里。目前已形成东西(龙坝至木孔)、南北(安底-茶园-遵义县马蹄镇)主干交通网络,全乡村村通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好。
全乡总面积79.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33亩(其中田11182亩、土10751亩),林地面积27841亩。辖10个行政村,128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布依、仡佬等民族共6424户,总人口25420人,其中少数民族615户,1785人。境内属小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000-1100mm,平均海拔为920米,无霜期约320天,森林覆盖率34%。
全乡农业种植门类齐全,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麦、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西瓜、辣椒等;矿产资源有煤、铜、铁、硅、矾、钢咀砂岩、石灰石等;并且储量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其中煤炭理论储量为5.1亿吨,目前已形成以煤炭为主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品种多,环境优越,已形成了以大垭村为主的养牛基地;水资源十分丰富,有继民、民乐渠系横穿而过,沟渠、小溪纵流全乡;集镇功能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电信、移动信号已覆盖全乡。
3、四川省邛崃市茶园乡茶园乡位于邛崃市北部,距市区15公里,南与桑园镇相邻,西与大同乡交界,北、东与大邑县三坝乡和新场镇仅一水相隔,面积32.7平方公里。茶园场地处桑(园)三(坝)公路与石(坡)新(场)公路十字交汇处,对外交通方便。
场镇现状集聚人口3000人,现状建成区面积10公顷,场镇一座座保护完好的古建筑房屋呈目字形排列,很具有古集镇特色,已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茶园乡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茶园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340天,年降雨量1150毫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茶园耕种条件好,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茶叶、蚕桑,是邛崃市重要的粮、油、茶、林生产区。出江河、跃进堰、八河堰自北向南贯穿乡境流入桑园、临邛镇,是全乡主要排灌口。
茶园乡经济形象定位是“创茶业,兴蚕桑,绿山乡”,大气、水文等生态环境良好,林业资源丰富,绿化面宽,是天然的氧吧。茶园乡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04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13086人(其中集镇区0.3万人),耕地面积12723.86亩,人均耕地0.9636亩。茶园工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以粮油、茶叶、优质水果、蚕桑和林业为主,工业有制茶、酿酒、化工、建材等行业。2004年全乡GDP17172万元,财政收入6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2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7: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