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坐落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齐文化发祥地、世界足球发源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现代工业重镇——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地处鲁中,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37位,工业总量列山东省十七地市第3位,是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是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部重点城市,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新材料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泵类产业基地。依托资源优越条件及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形成了化工、机械、生物医药等区域特色优势经济体系。“十一五”期间,淄博市要实现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奋斗目标。在产业发展定位上,形成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在产业发展布局上,重点建设淄博高新区、齐鲁化工区、东岳国际氟硅材料工业园区,发展化工、机电装备、生物医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群。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350亿元和5700亿元。
★办学理念
办学指导思想: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争创全国一流职业学院。
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结合,艺术、外语等人文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
学院精神:拼搏、创新
校训: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
★办学条件
学院2008年建成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组团化、数字化、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新校区,固定资产达到12亿元。建有3万平方米的实验、生产性实训为一体的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技术水平先进、支持万兆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有多媒体教室142个,教学用计算机5000余台,构建了数字化教学综合服务平台、虚拟仿真实践训练平台、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数据库、校园一卡通平台、安全监控系统,学习、生活实现信息化。现有教职工948人,其中教师745人,正高职称43人,副高职称187人,博士10人,硕士350人,双师素质教师266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任名誉院长,聘请25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800余人,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每年达10000余人次以上。
★系院设置
教学系(院)设置15个: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电气系、信息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国际学院、公共事业系、文化传媒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设置
开设专业52个: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与应用、园林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品检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食品营养及检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财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物形象设计、应用韩语、商务英语、中法物流、旅游英语、应用英语、音乐表演、社区管理与服务。
★国际合作交流
与美国、法国等10个国家的15所学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获教育部留学生资质,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学生先后来学院学习、交流。物流管理(中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新)为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
★人才培养
构建“四方联动、校企融合”开放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成立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政府和行业领衔,企业、学院参与,形成了“四方联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按照校园“准工业园”建设理念,依托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引企业参与建设生产性产业工业园区,依托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信息产业园”,形成专业教师办公区与工业园区同区办公,学生区域与企业生产区域同区实施,通过双向合作、双向兼职、双向保障、双向互补,实施学校教学和企业运营、师生和企业员工、学生学习和企业顶岗、教学资源和研发资源的四个深度融合。同时,与287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342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支撑。借助“四方联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全面创新了“零学费1+2”订单培养、“213”工学结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零学费1+2”订单培养模式改变了原有的“1+2”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由企业提供学费,2年企业定岗实习,校企共同选人育人的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则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突出PLC技术应用能力主线的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设立教育教学部,创新“四个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四个一体”即“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为一体、教育与教学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为一体、课内与课外培养为一体”,把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实施组织制度创新,创立教育教学部管理模式。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脱节问题,再造组织体系,以专业为单位设教育教学部,打破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分设的传统模式,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组成新团队,实现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二是在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潜力的培养,即学生的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三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将学生人文素质养成、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就业指导等工作实现课程化和专业化,构建了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品牌
2007年入选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职院校建设单位,6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006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
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
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示范和特色专业4个,省级职业实训基地3个。
2009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3项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市级以教科研课题立项课题153项,其中获市级以上奖励98项;教师编著教材263部,发表论文1352篇;教师个人获专利2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项。
学生多次在全省计算机技能大赛、全国电子技术大赛、全国建模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获国家、省、市级荣誉表彰80余项。
毕业生就业率居同类学校前列。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