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蠕孢菌叶斑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蠕孢菌叶斑病也叫大斑病,是一种草坪病害。

1. 病害

在草坪上的大斑病,在国内草坪上还未占有主导地位。但鉴于这类病害在各种作物中侵染范围广,尤其是禾本科作物上为害较为普遍;有可能岁着草坪业日益发展,这类病害有应运而生的机会。此外,在国际上,这类草坪病害较为普遍。

2. 寄主

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细叶羊茅、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黑麦草。

3. 发生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寄主病叶组织内越冬,来年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成为初侵染源。在病斑上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4. 症状

叶斑病或叶腐病在早春和晚秋开始在叶片上出现小的褐至红色、紫黑色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常呈现浅古铜色或枯草色。病斑边缘呈红褐或紫黑色。常被描写为眼斑病状。在潮湿条件下,许多病斑可以连在一起将病斑呈带状围起来,使叶片从尖部变黄、古铜或红褐色至死亡。当叶片出现许多病斑时,叶片可能会全部烂掉、萎蔫和死亡。在气温凉爽时,病斑只局限于叶片上,但在潮湿条件下,它将侵染叶鞘、根颈和根,在短期内草坪会变得稀疏。

5. 防治

(1)栽培技术:在长蠕孢菌叶斑病发生期间,保持草坪湿润有助于减少甚至阻止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几种杀菌剂用于长蠕孢菌叶斑病,所有这些杀菌剂都是接触性杀菌剂。除朴海因外,多数杀菌剂每隔7~10天用药一次,在病害刚发生时用药最好。具体的杀菌剂为百菌清、代森英、福美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