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矸(1822~1864)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之一、诗人、文论家。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早年曾参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来流亡香港、上海等地,迟迟未能与太平军会合。但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1859年春到达天京,投身太平天国革命。1864年秋兵败被俘,惨遭杀害。
洪仁矸学识渊博,谦虚忠诚。在到达天京之前,就曾写过《甲寅四年冬自上海乘海轮返香港》和《香港饯别》等诗,抒发了自己向往革命的情怀。到天京后不满一月,即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兼任文衡总裁,有"文曲星"之称。在献身太平天国的短短五、六年里,成为文化战线的主将,贡献突出。他蔑视曾国藩的文化围剿,坚定指斥道:"任尔豪强穿铁砚,天公注定妄张罗。"(《题御赐金笔》)在《资政新篇》、《士阶条例》、《军次实录》等著作中,他还发表一系列文学见解。并于1861年与蒙时雍、李春发联衔发布《戒浮文巧言谕》,正式提出了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
洪仁矸认为:"文以纪实","言贵从心";"文艺虽微,实关品学",一切文章都要"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一切文章都要"合天情,符真道","一字一句之末,要必绝乎邪说淫词,而确切于天教真理,以阐发乎新天新地之大观"。这就不仅冲击了"浮文巧言"的要害,而且也明确要求知识分子要从"器识"和"品学"入手,运用文学为太平天国革命服务。
洪仁矸的诗歌创作不多,基本上都编辑在《军次实录》之中。另外,他还有一篇对话体的散文《英杰归真》,假托自己回答一个虚构降官的问话,阐述太平天国的变革更新,是太平天国文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洪仁矸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