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体模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福克斯等将酸性蛋白放到稀薄的盐溶液中溶解,冷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无数的微球体。微球体有两层膜,较稳定,在高渗溶液中收缩、在低渗溶液中膨胀,能通过“出芽”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并表现出水解、脱羧、胺化、脱氨和氧化还原等类酶活性。但类蛋白还不是蛋白质,因它除有一定量肽键外,还有大量其他化学键,故不能被蛋白酶完全水解。它的类酶活性很低,并且几乎全是分解性的,而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的是合成酶的活性。但类蛋白是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原料、模拟原始地球的干热条件产生出来的,较之团聚体来自生物体产生的现成物质(如白明胶、阿拉伯胶等)有更大的说服力,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