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同时将划归到南市、黄浦、杨浦的地区及闵行的三林乡收回,成立了浦东新区。
川沙即现在的浦东新区
川沙县总述
一
川沙县位于上海东郊,长江入海口南侧,由吴淞口呈弧形向东南蜿蜒展开,枕黄浦,滨东海,南与南汇、上海两县接壤,西与南市、黄浦、杨浦三区毗邻,西北与宝山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1°08′20″~31°23′22″,东经121°27′18″~121°48′43″。全境面积448.65平方公里。岸线59.73公里(其中海岸46.43公里,江岸13.3公里)。人口60.59万。境内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既具江南水乡特色,又有近郊海滨风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门户,上海的东南屏障。
川沙属江海冲积平原,长期来在江流和海潮的相互作用下,由积聚的沙洲逐渐连片成陆。北蔡、花木一线以西系老海滨平原,公元8世纪(唐代)时早有聚落。老护塘以西为早海滨平原,北宋时成陆。老护塘以东系中海滨平原,宋、元时一片斥卤直走东南,为华亭“下砂盐场”。钦公塘至人民塘之间的夹塘地区,系新海滨平原。明、清时期,长江主流改由南支入海,北端深泓逼岸,南部加速淤涨,清季延伸至今人民塘一线。
古代川沙是戍卒屯垦的海疆。唐天宝十年(751年)属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归属上海县,清雍正三年(1725年)后分隶南汇、上海两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始由上海、南汇两县划出,设川沙抚民厅,辖长人、高昌两乡三个保及八、九两团地。辛亥革命(1911年)改厅为县,直隶江苏省。1950年,南汇县划入29个乡。1958年7月横沙岛划归宝山县。同年12月,川沙从江苏省划出,改属上海管辖。1961年,浦东县撤销建制,农村地区10公社划入本县。至1985年,县境总面积为建国前的2倍,全县有3个县属镇、27个乡、326个村、2697个村民小组。
川沙地处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较多。年平均气温15.5℃,总降水量1087.1毫米,平均无霜期227天。老护塘内外,宜谷宜棉,东部沿海,滩涂辽阔,芦草丛生,方便渔牧;西部临市,种植果蔬花木,产销两利。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为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提供了优越的客观条件。但频繁的风、潮、旱、涝等自然灾害,也给川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到1949年的800多年间,有死亡记载的大潮灾即达50次之多。清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十六夜,一场风潮,平地水深三四尺,居民溺死者十之六七,幸存者多外出逃荒乞食。寸土龟裂的大旱天气也有数十年。因此,修塘、浚河历来为地方要政,百姓也全力以赴。数百年间,境内曾先后修筑塘堤10多道,且历经沧桑,屡毁屡建;轮番疏浚河道70余条(段),达200多次。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汇知县钦琏重修备塘(即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塘西始免海潮之灾。1949年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组织群众抵御自然灾害,1951年筑成人民塘,夹塘地区已无潮灾。至1985年的36年间,共完成海塘、江堤土方629.62万立方米,石方58.21万立方米;开挖、整治河道1461条(段),长1864.51公里;建大小水闸50座,实现了水网分级控制、自由调蓄,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目前,全县35万亩农田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
二
川沙处江海之交,海防前哨。历史上洪洼深阔,海舶易入。特别是东部的南跄口、白龙港和北部的吴淞口,形势尤为险要。宋代,华亭镇已在周浦地区设有杜浦寨,管辖高昌、长人两乡沿海武备。南宋建炎年间,韩世忠曾驻后军于此。明代因遭倭害,海防加强。洪武年间,沿海开始设置卫所,境内九至十七墩皆有守了汛兵,后又在周浦、清浦(今高桥镇东北)、东沟等地分别置三林庄巡检司、清浦旱寨和南跄巡检司。嘉靖年间川沙筑城后,设守堡千户公署。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海警又拨苏州镇海卫兵驻守,各司营悉听调度。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因北部海盗犯境较多,故又升级为营,统管上、南、川、宝墩汛49处。此后,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川沙滩涂的延伸,驻防重点逐渐北移吴淞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今凌桥乡炮台浜建立东炮台;嘉庆年间,又建新炮台于今草庵头处,后为英军所毁。鸦片战争期间,吴淞口两岸驻有江南外海水师,江南提督陈化成曾在此抗击英军,血战西炮台而壮烈牺牲。同治九年(1870年),川沙营改为外海水师营,移驻吴淞口,专管外海防务。光绪甲午之战(1894年)时,白龙港拨驻重兵,并建有炮垒三座。民国13~15年(1924~1926年),因军阀内战,驻兵增多。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日舰多艘游弋于白龙港老洪洼海面策应,并炮轰吴淞口。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境内驻有国民党陆军张发奎的炮兵部队。川沙沦陷后,县境为日军盘踞。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把江东作为防守上海和控制出海通道的重要阵地,重兵布防,先后驻过七个军的部队,并建有碉堡等防御工事832处。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为清扫外围守敌,形成对上海的包围,在小营房、高桥等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过激战。新中国建立后,为保卫上海,巩固海防,陆、海、空三军部队常驻县境各地,地方民兵亦常备不懈。
川沙人民富有爱国抗暴的光荣传统和革命斗争精神。明嘉靖年间,倭寇屯川沙洼,纵横海上,焚掠民间,人民奋起抗倭。六团国子监太学生乔镗,募集壮丁,痛击贼寇,屡立战功,又领筑川沙堡城,地方遂得安定。清顺治二年(1645年),周浦人孔思举旗抗清,六团民众奋起响应者千人,并与清军激战于张江地区。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洋泾地区人民削竹为枪,云集响应,很快就攻占川沙县城,同知窦塾闻风逃窜。咸丰十一年,太平军进军浦东,抗租抗粮者四起,并力助太平军在高桥地区与英、法联军及华尔“洋枪队”轮番苦战,失利后集烈士尸骨于屯粮巷墓地。光绪十七至十八年(1891~1892年),因同知倪人涵乱施酷刑,家丁横行街巷,全城为之两次罢市,并捣毁“公生明坊”,官场震动。清末,川沙子弟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光绪二十九年,县城人黄炎培、张志鹤等去南汇新场宣传新政,贬斥清廷,被视作革命党入狱;光绪三十年,高桥人李平书,在上海组织起第一个地方自治机关——城乡内外总工程局(后改为自治公所),后与高行人叶惠钧等组建商团,在上海首举义旗,响应武昌起义;光绪三十二年,上海裁撤“印捕”,建立本国警察机关,由杨思人穆湘瑶任警务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川沙民众群起声援,九月十三日上海宣布起义,十七日川沙即和平光复。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点燃起川沙的革命火焰,县内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纷纷投向党的怀抱。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张闻天、林钧、王剑三、黄汉魁等入党。民国16年(1927年)3月,中共江浙区党委在川沙成立“独立支部”,并配合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夺取军阀政权,成立了国共合作的临时县政府。“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王剑山被捕就义,组织遭破坏,革命一时处于低潮。民国18年,汪裕先来川沙建立起第一个中共川沙县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县的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川沙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敌后武装,联合友军,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共进行大小战斗20多次,打击了敌人,坚定了人民的抗日意志和必胜信心。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全面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川沙人民被迫继续拿起武器,进行了反专制独裁、争民主解放的斗争。民国36年(1947年)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浦东人民护丁总队(后改名浦东人民解放总队),路北区建立了武工队(后改名英勇中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这支部队灵活机动地开展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支援了正面战场。l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时,在突破国民党浦东防线的激烈战斗中,于川沙境内共牺牲指战员1815名,分别安葬在高桥烈士墓和川沙烈士墓。解放后,川沙子弟踊跃参军,曾组织起20个新兵连赶赴朝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
三
川沙滨海之地,五代后为浙西的下砂、南跄盐场,先民皆聚灶煮盐,兼事农耕渔牧。明代中后期,因淡水南移,盐业衰落,灶民开始归农,先以植棉为主,近、现代才逐步以棉粮油料为主要作物。除种植外,还从事饲养、捕捞等家庭副业。在经营农、牧、副、渔的同时,工业也逐渐萌芽,先是纺纱、织布、刺绣等家庭手工业和榨油、酿酒等农产品加工业。清末民初,在上海大城市的影响下,近代棉纺织业在川沙率先兴起。首创的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城厢经记毛巾厂,二十七年的杨思桥恒记轧花厂,民国2年(1913年)的高东楼下裕民织布厂,民国9年的杨思桥恒大纱厂等,特别是毛巾、花边业曾兴盛一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明代中后期,八团镇已盐业鼎盛,市面兴旺;清浦镇也商贾云集,冠盖喧阗。至清代中叶建立抚民厅时,大小集市已发展到近40处。据民国10年的《川沙县实业视察报告》,当时登记注册的有23个行业的工商号200多家。但近百年来,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外国资本的掠夺,以致各业经济风雨飘摇,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也很低。至1949年解放时,川沙经济仍以农业为主体。195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以1980年的不变价计算(下同),仅504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546.0万元(主要是种植业,为2763.5万元),占70.22%;工业产值1503.9万元,占29.78%(主要是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商品零售额1159万元。经过土地改革以及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249.2万元,较1950年增长1.03倍。其中:农业产值5190.6万元(仍以种植业为主),占50.64%;工业产值为5058.6万元,占49.36%(主要是全民和县属集体手工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142万元。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稍有变化。1958年后,在“全民炼钢、大办工业”的口号下,人民公社办起了一些工厂,不久由于盲目“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国家经济困难,不少工厂又关、停、并、转。经过三年调整后,至第三个五年计划的196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达到17677万元,较1950年增长2.5倍。其中:农业产值11609万元(仍以种植业为主),占65.67%;工业产值6068万元(主要是县属集体手工业和全民工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137万元。经济稍有增长,但工业比重回落。此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经济受到很大困扰,前进艰难。然1970年后,社队工业逐渐兴起,得使工业比重开始回升。至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8454万元,较1950年增长8.60倍,较1965年只增长1.74倍。其中:农业产值24523万元,占50.61%;工业产值23931万元,占49.3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239万元。1978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县、乡、村、队和个体工业五个轮子一齐转动,农、副、工、商各业齐头并进,从而加快了前进步伐,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至第五个五年计划的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6706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比重占54.72%,国民生产总值为44082.9万元。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91586.4万元,较1950年增长36.94倍,较1978年增长2.95倍。其中:农业产值17270万元,只占总产值的9.01%;工业产值174316.4万元,上升到90.99%;社会商品零售额51994万元。国民生产总值为l116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1344万元,占10.16%;第二产业为79838万元,占71.49%;第三产业20494万元,占18.35%。此后三年,全县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35546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356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94547万元。全县已逐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相适应、既依托城市、又为城市服务的城郊型经济新格局,并开始由内向型的产品经济向外向型的商品经济转变。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也逐年增加。民国元年(1912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7.65万银元。1950年县财政总收入为273.45万元,1985年上升至33442万元,较1950年增长121.3倍,其中上交中央和市25483.8万元。1988年县财政总收入达35537.51万元,跃居市郊县第一,全国各县(市)第二。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1950年,全县9.9万整半劳动力,90%以上从事农副业生产。此后近20年,各业劳力虽有很大增长,但总体结构尚无多大变化。1979年开始,由于调整了农村经济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村劳动力得以向其他各业转移。1985年,全县29.6万农村总劳力中,农林牧副渔业劳力9.56万(其中种植业8.15万),占总劳力的32.3%;工业劳力15.03万,占50.8%;其他各业劳力5.01万(含外出工1.97万),占16.9%。至1988年,全县28.37万总劳力中,从事农林牧副渔的劳力降至7.74万(其中种植业劳力6.53万),只占27.3%;工业14.56万,占51.0%;其他各业劳力6.16万(含外出工3.07万),上升到21.7%。
各业经济的增长,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建国前,由于封建盘剥,社会动荡,生产停滞,一般民众生活贫寒。特别是钦塘以东地区,民谣讲:“芦苇塘,牛尿汤,嫁女莫过钦公塘。”一遇灾害更是求生不得,乞讨无门。根据“土改”前的调查,12万多贫雇农,人均不足8分地,即使风调雨顺也只能糠菜充饥,温饱难求,一般职员和手工业者也工作难觅,收入低微。建国后,经过三年恢复时期,接着进行了“三大”改造,国家扶持农副业生产,人民生活逐渐安定。1956年,农村集体人均分配为50元,劳均136元。职工的平均年工资554.76元(月均工资46.23元)。此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左”的思想影响,造成经济上徘徊,至1976年农村集体人均分配仍只186元,劳均277元。职工的平均年工资562.4元(月均工资46.87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改善了经济环境,至1985年,农村集体人均分配增加到801元,劳均1305元,职工的平均年工资1278元(月均工资106.5元)。1988年,农村人均分配已增至1231元,劳均2069,职工年平均工资1989元(月均工资165.75元)。人民生活逐渐宽裕。现在农村已普遍造起楼房新村,人均居住面积23.77平方米。1952年货币储蓄的第一年,城乡居民储蓄额为50万元,至1985年达25349万元,人均存款418.33元,居市郊十县之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80年代开始,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各种家用电器开始进入一般家庭。1985年,全县共销售电视机14561台,洗衣机2380台,电冰箱830台。
四
在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川沙经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色和优势。
毛巾业 川沙民间素尚耕织,特别是妇女,白天种田晚上纺纱织布,以维生计。后因洋纱盛行,土布滞销,纺工生计被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城厢首创经记毛巾厂,一时风气大开,毛巾业迅速崛起。至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县共有大小毛巾厂202家,真是家家经线,夜夜鸣机,有“毛巾之乡”之称。当时生产的“雄鸡”、“三角”、“帆船”等名牌毛巾,与充斥市场的日本“铁锚牌”毛巾抗争,并行销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抗战八年,毛巾业受挫。抗战胜利后一度复苏,然因物价飞涨,经济萧条,勉强维持生产的只17家,900台织机,年产毛巾44万打。川沙解放后,经过政府组织生产合作,进行扶持改造,至1956年全县有公私合营毛巾厂50家,毛巾生产合作社23个,织机4498台,从业人员8972人,年产毛巾362.5万打。1962年6月30日,县属毛巾厂大部划归上海纺织复制工业公司领导,毛巾业更加快了发展。1985年尚有县属毛巾厂4家,年产毛巾187.69万打,产品远销日本、伊拉克、瑞典、挪威、丹麦、联邦德国、英国、赞比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几十个国家。
服装缝纫业 川沙缝纫历史悠久,裁缝师傅遍及乡里。鸦片战争以后,西服裁缝(称奉帮)除就业上海外,大多散在哈尔滨、海参崴和东南亚地区,华服裁缝(称本帮)以在上海经营为盛。民国6年(1917年)陈推官桥的金鸿翔在上海开设鸿翔时装公司,经营的女式西装大衣享誉海内外,被称为“女服之王”。县内除散于民间拎包上门的缝纫工外,四乡集镇也普遍设有缝纫铺。建国初(1950年)经工商登记的缝纫铺有179户、367人。无执照的兼业裁缝尚有3000余人。1956年,全县组织起31个服装生产合作社(组),有职工3568人,年产各式服装置33.9万件,产值474.2万元。1958年人民公社建成后,建立服装厂17家,职工2144人,年产服装134.2万件,产值648.48万元。1962年服装开始出口。1970年起,丝绸服装和刺绣结合,北蔡、江镇、城镇、六团、高桥、东沟、张江、杨思、孙桥等乡的服装厂,相继成为生产出口绣衣和时装的专业厂。1985年,全县共有服装厂203家,职工31297人,产值16325.7万元,年生产服装3990.77万件,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绣”业 民国2年(1913年)春,县人顾少也设美艺花边公司于上海,并在高昌乡(今顾路乡)各路口设传习所,教授女工,一时习此业者不下千数百人。所产物品为欧美妇女所喜用。民国3年12月,川沙花边参加菲律宾嘉华年会比赛,得最优等奖。民国19年,全县有较著名的花边公司和工厂47家,从业者23050人,年产花边百万张,产值五六十万元。“贫苦之户,赖以宽裕者数千家”。抗日战争时期,花边厂全部停业,胜利后复业12家,从业人员9480人,年产花边16万张。至1949年初,因苛捐杂税、物价飞涨,仅存两家公司,年产花边只3000张。解放初期,海运封锁,网花又全业停顿。1951年曾向苏联出口花边12962张。此后,外销花边业务转往山东烟台地区定点生产。1982年起,市区机制网扣花边问世,县内少量花边业务已由服装业统一经营。
刺绣源于明嘉靖年间上海的“露香园顾绣”。当时作为贡品和贵人服饰,后绣品流入市场,川沙妇女争相传习,所谓“年年手底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先是手绣,后有机绣,经长时期的发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线色多达200多种,品种有绣衣、台布、床帘、枕套、被面、围巾等。民国26年(1937年),高桥开始传入绒线绣花(简称绒绣),绣品层次清晰,形象逼真,富有立体感,是一种装饰用的艺术欣赏品。抗战八年业务停止,胜利后,从事绒绣的女工恢复到三四百人。新中国建立初期,只在国内少量销售。以后近二十年间,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家庭手工艺品的生产没有多大发展。1979年起,全县办起了12家工艺品生产厂。1983年4月10日,北蔡绣工秦金芳赴日本、意大利进行操作表演,被誉为“中国刺绣技艺家”。同年12月,北蔡绣衣厂获外经贸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5年,全县有乡村两级工艺品生产企业19家,职工4297人,总产值5450万元。
营造业 川沙人一把泥刀走天下,曾被誉为“建筑之乡”。清光绪六年(1880年),蔡路人杨斯盛就在上海创设了全市第一家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光绪十四年,县建立了八业公所。后陆续在上海开设了周瑞记、陶桂记、顾兰记、连荣记、新泰、创新、陶记、汤秀记、陆根记、陶永记等不下数十家营造厂。在近百年间,上海由川沙人承建的大工程有:江海北关榷署、杨树浦发电厂、中国银行大楼、先施公司大楼、慈淑大楼、市政府大礼堂以及迦陵大楼等,对上海城市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工程质量为洋人所叹服。营造业的发展,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力,也促进了地方建设。工厂、学校、道路、桥梁相继兴办,庙堂、宅院次第出现。自光绪二十六年至民国23年的三十多年间,新建学校29所,修筑道路29条,桥梁89座。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筑工人流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至1949年解放前夕,川沙尚有建筑工人1.5万余人,但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新中国建立初期;地方经济尚未恢复,县内无多大建设项目,故有万余名建筑工人转往全国各地,参加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1956年5月,县建立起建筑生产合作联社,1958年10月又扩建为川沙县建筑工程公司,1960年竣工面积增至6万平方米。但在此后近二十年间,由于受地方经济体制的限制,经营面狭,事业仍无大的发展。1979年以后,国家和地方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使川沙建筑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先后成立了建筑设计室、建设开发公司和建筑安装总公司,下属31个公司企业。另有材料供应、木材加工、钢筋水泥制件、涂料、建筑机械配件等10个服务单位。1985年成立上海市政工程浦东指挥部,参与浦东开发区的建设。1985年全县有建筑施工队伍16336人,固定资产1564万元,拥有拌和机砂浆机396台,卷扬机554台,塔吊13座,汽车吊5辆,井架4951米,钢模板23666平方米,汽车62辆以及其他专用机床和打桩机械。年竣工面积30多万平方米,年产值9006万元。
奶牛饲养业 川沙沿海很早就饲养塘脚牛,平时充作劳役,产犊后挤奶自用。清光绪初,白龙港的顾华金从上海荷商“爱光社”奶牛场引入荷兰种公牛一头,经杂交繁殖,育成了川沙独特的黑白花奶牛。当时主要以出售牛犊取得经济效益。民国21年(1932年)时,售给上海华商牧场的奶牛有1082头(占其总饲养量的79.9%)。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存栏奶牛551头,至1954年,前后共支援全国各省市奶牛3865头,同时也开始向市区售奶。一年后,全县奶牛发展到1964头,调市鲜奶20.6万公斤。1960年奶牛饲养量达6006头。此后近20年中,由于对私养奶牛的限制,饲养量一直徘徊在3000头上下,最低的1964年仅1898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奶牛业迅速恢复和发展,1985年存栏奶牛7747头,产奶1861万公斤,居市郊十县之首。
花卉种植业 川沙的花木乡,因久种花木而得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一凌姓商贾建了一座凌大庵,院内遍种花卉,此后花卉种植持续不断。当时,东西二片共有凌、罗、徐、金、沈5家花园,花木品种有100多种,而以凌家花园为最盛。清光绪年间,花农分别组织起“花神会”,于农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开展“抬花神”活动。民国23年(1934年),“花神会”,加入了上海花木同业公会,在上海开店设摊兜售花卉,承包种花业务,并代为设计园林,改建花园。时凌家花园周围已有花农200多户。抗日战争期间生意一落千丈,抗战胜利后稍有恢复,然因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经营日趋清淡。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生产逐渐恢复。1953年后,花农走上集体化道路,种植面积扩大到1138.9亩,品种增至1000多种,并扩大了销路和业务范围,初次销往港澳和20多个省市,年销售额达110万元。人民公社建立后,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花卉面积减少到538.71亩;“文化大革命”中,花卉苗木被诬作修正主义“根苗”而砍伐殆尽。1979年开始,花木生产重又得到恢复发展,除花木乡外,全县半数乡都开始了花卉苗木的种植。l985年,全县集体花卉销售金额已增加到122万元,1988年达323万元。
五
川沙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初创办新学和建国后普及教育两个时期。川沙在设治前后,境内仅有零星的私塾和义学,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始有同知何士祁捐资创建观澜书院。清末废科举,黄炎培、张志鹤等一批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多方奔走热诚劝学,于是新学勃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即有艾承禧、吴大本等在今孙桥首创私立养正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成立起学务公会,翌年改为劝学所,县始有教育行政机关,学校也相继兴办。至民国15年(1926年),全县已办起小学55所,在校学生4895名,因集资兴学而得奖者123人。光绪三十三年,杨斯盛在六里桥首创私立浦东中学,黄炎培任校长,陈独秀、沈雁冰、恽代英、郭沫若等都曾来校讲学,一时为世人所瞩目。民国9年(1920年),宋渠在大湾捐资办起了第一所职业学校——培德商业学校,之后又办起了川沙师范讲习所,新陆师范学校等。抗日战争初期,学校普遍停办,嗣后逐渐复校,并陆续办起了10所私立中学。至民国36年(1947年),境内已有公私立小学190多所,中学15所,职业学校2所。新中国建立后,人民从政治上解放、经济上独立,迫切要求文化上翻身,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速发展。首先,村村办冬学,开展声势浩大的扫除文盲运动。接着,办常年民校,使旧社会一字不识横划的青壮年获得了学习文化的机会,一时弦歌之声遍于乡里。同时,选村设点,调整学校布局,方便儿童入学。1958年开始,社社创办初中(包括农业中学),扩大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面。1978年后,改革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又陆续办起职业学校5所,中学附设职业班27个。同时,大力发展成人中高等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文化补课和专业技术培训。1985年,全县已有小学222所,在校学生53472人,普及率在95%以上;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26242名;各类专业(职业)学校9所,学生2823名;成人教育有学员33000多名。
数百年来,川沙培育造就了不少历史名人。其中有元代初期开辟南北海运的高桥新华村人张瑄,有明嘉靖年间震慑入侵倭寇的乔镗、乔木父子,有万历年间历任陕西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通政使,政绩卓著的孙桥人艾可久,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进士第而力荐学生徐光启入翰林院的黄体仁,有明末一身赤胆在山海关滴水崖力拒清兵、孤军奋战、殉职疆场的乔一崎,有祖籍顾路的清代大文学家、乾隆朝进士陆锡熊。鸦片战争后,处民族危亡之际,得民主风气之先,更涌现了不少有影响的知名人物。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幼年时期在川沙城内生活成长。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清光绪四年(1878年)生于城厢镇,解放后历任国家要职,是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爱国民主人士。党中央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于今施湾乡邓三村,一生对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宣传以及外交工作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清咸丰六年(1856年)生于蔡路的杨斯盛,业成后毁家兴办浦东中学,培养过如范文澜、钱昌照、罗尔纲、董纯才、潘序伦、胡也频、殷夫、邓拔奇等一代名流,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也曾就读于此。此外,还有光绪年间历任广东陆丰、新亭、遂溪三县县令,辛亥革命时会同高行人叶惠钧率商团参与上海起义,任民政长的高桥人李平书。杨思桥的爱国实业家穆湘玥(藕初),是振兴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城厢镇出生的当代著名音乐家黄自,谱写有《抗敌歌》、《旗正飘飘》、《九一八》、《热血》等著名爱国歌曲。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等均受其教。民国以来,川沙出生而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军政界人物、企业家、高级科学技术人员、知名的学者教授,多达上千人,这是川沙对国家的人才奉献,也是川沙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六
川沙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抗灾御祸,辛勤耕耘,艰苦奋斗。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摆脱了封建枷锁,克服了各种困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奋勇前进,使一个清代以前的偏僻水乡,民国时期的蕞尔小县,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川沙。这既不全得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不尽是时代赋予的机遇,这是川沙人民用血汗浇注的业绩。
今天,国家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接着又作出了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决定,给川沙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1.城乡联系密切,交通通讯便捷 全县现有县级以上公路44条,总长252.27公里,有7条交通干线经14个渡口、两条越江隧道通往上海区。另有通浦干河7条,其中4条可通航百吨级船队,沿浦有两个港口装卸区,125个泊位,198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357.7万吨。根据上海发展规划,350平方公里的浦东开发新区,250平方公里在川沙境内。今后川杨河以北,将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性城市新区。现外高桥的新港区已经规划定位,杨高路西段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浦江大桥已经动工,25米宽的川北公路拓宽工程已经开始,煤气管道已由庆宁寺铺设至县城。微波通讯已投入使用,电话自动化工程已全面展开。这些优越的地理经济环境,定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建设者前来投资合作。
2.川沙有着对外贸易的长久历史和雄厚基础 明代开始,就有棉花出口,清代至民国年间,有花边、毛巾、种子、鱼肚等外销,穿网花边行销欧美各国,年收入达四十万元。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年来,依托城市工业,外贸生产蓬勃发展,1988年,全县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17家,外贸生产企业已有184家,出口产品拨交额达6.38亿元。其中直接外贸4.6亿元,产品有农业5类11个品种,工业9类近百个品种,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基础。
3.川沙籍人士遍及海内外 据1985年调查,川沙在市区和各省市工作的约有七万余人,包括在台湾的1900多人。川沙又是个“小侨乡”;在海外的华侨和已入外籍的川沙人士有2364人,寓居港澳的同胞有5669人,这些都是发展经济、建设家乡的重要力量。
4.川沙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全县60多万人口中,有大量富余劳力可开发使用。技术力量也较雄厚,1985年有各类技术人员3712名,1988年已增至5000余名。有约15万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这些,是发展川沙经济的人员优势。
5.川沙拥有四大农副业生产基地 (1)蔬菜基地。全县6个乡以种植蔬菜为主,1988年有菜田4.3万亩,年产蔬菜28万吨。(2)养猪基地。1988年全县有500头以上养猪场145个,专业户500多户,上市肉猪35.96万头。(3)禽蛋生产基地。1988年有万羽以上的禽蛋场32个,上市家禽293万羽,鲜蛋12402吨。(4)牛奶生产基地。1988年有100头以上的奶牛场16个,专业户1500多户,上市鲜奶29371吨。这些,都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沙历史上东为铁沙所困、西受浦江阻隔的不利形势已在改变,人多地少造成的矛盾开始缓解,工农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只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从县情出发,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来日川沙,前程似锦。
旧名八团镇,明嘉靖中置川沙堡,筑城,设兵,自是几为巨镇,产盐及棉花,商贾辐辏清置川沙厅,属江苏松江府,民国改厅为县,旧属江苏沪海道,有洫路达上海之庆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