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史本纪》,存八卷,元代脱脱等撰,清代希福等译,清顺治三年(1646年)内府满文刻本。半页8行,每行字数不等,版框26.5cm×18cm。版心黑口,双鱼尾,中间刻有书名、“○”、卷次、页码。1函。卷前希福等所撰满文“奏文”有抄配。
《辽史》是记载耶律氏大契丹国和大辽国历史的纪传体著作。自元代中统二年(1261年)开始纂修,因“帝统”之争长年耽搁,至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重新诏令脱脱等编修完稿,于至正四年(1344年)刻印成册。是书主要以叶隆礼撰的《契丹国志》、陈大任编的《辽史》等汉文史料为依据,比较完整系统地记载了辽朝300多年的历史。
满文本《辽史本纪》据汉文本《辽史》的“本纪”部分翻译而成。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命希福等以满文翻译,至四年(1639年)译完,于顺治元年(1644年)敬献给皇帝,顺治三年(1646年)由内府刊行,是清代最早刊行的满文译本之一。此书记述了自辽太祖至西辽耶律大石等14位皇帝307年的重要史事。(根据“序”中所记)。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满文《辽史本纪》只存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璟、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以及天祚帝耶律延禧等本纪八卷。
崇德四年又将满文《辽史本纪》译为蒙文,五年(1640年)蒙文本《辽史本纪》完稿,内容与满文本一致。
《全国满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世界满文文献目录》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