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源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蒙古源流》,原书不分卷,清蒙古族萨囊彻辰撰,清康熙元年(1662年)武英殿本。版框18.6cm×13.3cm。半页8行,行7-12字,白口,红色单鱼尾,四周双栏。8册1函。

此书蒙文名为enedheg tubed mongqol had un caqan teguke neretu tuquji (额讷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等源流),其意是“印度、西藏、蒙古诸汗源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译为满文,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译为汉文,汉译本原称《钦定蒙古源流》,编为8卷。

全书以编年体上溯蒙古部落的崛起及成吉思汗王统的起源,并与印度、西藏诸王世系联系到一起,下述元至清初蒙古的历史文化及佛教传播,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其中有关明代北元朝蒙古部封建主纷争的内容占全书之半。书中对北元朝达延汗及俺答汗时期政治、经济、宗教、领地划分、各部战争和诸汗世次、名号、生卒年及人地诸名、职官等的叙述在所有蒙古文史籍中最为详细。此书还收录了很多蒙古民间传说、诗歌及藏、梵、汉、满等族的语言资料。作者自称此书系根据《古昔蒙古汗等源流大黄册》等7种蒙、藏文字资料写成。《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最珍贵的一部历史文献,与《元秘史》、《蒙古黄金史》合称为蒙古民族的三大历史著作,也是蒙古族重要的宗教史文献。

故宫博物院另藏有蒙古文钞本、满蒙汉合璧钞本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