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体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多倍体种 polyploid species

显多倍性的生物种。在动物多倍体的种系,大都是限于进行孤雌生殖的种类。在一种丰年虫(海仙虾,Arternia)中有四倍体系统和八倍体系统。在一种尺蠖(Solenobia)中有四倍体系统,有一种蝗虫(Saga pedo)已确认为四倍体。与此相反,在植物中,已知大多数在近缘种之间,种(或者系)所固有的染色体数显示为多倍系(polyploid series),这是成为造成变异或形成新种的一个原因。还有人认为,被子植物中有三分之一的种为多倍体种。已知菊属为10x(至x=9),睡莲属为32x,小麦属为 6x(均至x=7)。在这些多倍体中有同源多倍性和异源多倍性。不仅人工杂交的杂种具有杂种的特性,而且还有许多种或品种其本身进行天然杂交,或者天然多倍体化之后也具有杂种特性。已多倍体化的系或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通常分布也广。例如,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被子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的多倍体比率高。另外已知,多倍体靠无性繁殖法是容易保持的,所以多倍体与繁殖方法的变化也是有关系的。在草莓中,虽有遗传性被限制的现象,但是,异源多倍体进行有性繁殖,同源多倍体进行无性繁殖,而同源异源多倍体则表示为中间型的繁殖法。一般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多倍体(特别是异源多倍体)是出现新种的一个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