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为单一水基果酸,PHA为多重水基果酸的简称,顾名思义这二种物质都是果酸,只是在结构上,PHA较AHA多出许多保水的水基,我们举一个例子:甘醇酸为市面上最常见的AHA果酸,因为它的分子量是所有果酸中最小的,与皮肤的亲和力又最佳,因此最常被作为果酸换肤与果酸保养品的主成份。 葡萄糖酸与乳糖酸属PHA,拥有四组水基,保湿性好,又不会刺激还可抗氧化,适合敏感及长时期保养用。
果酸美容最本质的原理是因为它是一种酸。酸作用于皮肤,就会有一定的腐蚀性,从而使表皮发生不同程度的剥落。而表皮剥落了,新的表皮又必然要长出。并且,在老化的角质层剥落的同时,自然而然也会把一些浅表的暗斑、青春痘、粉刺、沉淀的色素、细小的皱纹等一并去除。所以就谓之为美容换肤了。
也正是因为果酸是一种酸,所以果酸换肤又叫“表浅化学换肤术”。
果酸美容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也不能与吃水果有美容作用相提并论(况且,吃水果也不一定就有美容作用)。假如将硫酸、硝酸、醋酸等酸类物质调配至一定的浓度再涂到皮肤上,也同样可以起到与果酸一模一样的作用的!
果酸的副作用
有人认为,果酸美容只不过是用果酸产品涂在表皮上而进行的操作,即便有副作用也可以及时制止。所以只要被涂抹的部位没有伤口、湿疹、疱疹、疣等病灶,都可以接受果酸换肤术。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一是果酸的浓度掌握不好会发生灼伤,即使马上停用,灼伤性损害也不可能立即停止。二是果酸具有抗原性,皮肤吸收后照样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下面就将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些简要的介绍。
1、灼伤性损害
直接的灼伤表现为皮肤充血、水肿、潮红、灼痛、流水、起鳞屑等。若这些状没有获得有效控制,可发生感染甚至化脓、结疤。
间接灼伤主要是指日光对治疗区皮肤的刺激。使用含果酸的护肤品,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如果连续接受果酸含量达10%,PH值为3.5的护肤品。4周后,皮肤的抗紫外线能力会减少18%。
2、过敏反应
前面说过,果酸其实是好几种化学物质的统称。如存在于柑橘类中的柠檬酸,苹果中的苹果酸,葡萄酒中的酒石酸以及甘蔗中提炼的甘醇酸等。而市面上的果酸产品虽然绝大部分是甘醇酸或其他果酸的不同组合,但通常情况下并不精确地标示是哪一种果酸为主,只是以AHA涵盖之。这就为过敏反应埋下了隐患。
过敏以皮肤潮红、水肿、渗出、发痒或湿疹甚至溃烂等局部反应为常见。但也有少数可有全身反应,如哮喘、喷嚏、会阴水肿等。
各国的果酸浓度要求
关于果酸的使用浓度标准世界各地并非一致。
欧盟已于2004年9月起限制化妆品中果酸的使用量,并强调其浓度应从10%降到4%至2.5%。
德国身体保养暨清洁用品工业协会建议,用于皮肤保养的果酸产品应保持以下限值:浓度小于或等于12%,pH值大于或等于3。此外,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放心地使用果酸产品,德国的立法机构将针对这方面立法,以限制该类产品的使用。
瑞士苏黎世的研究人员发现并建议,如果产品含的果酸浓度超过10%,pH值低于3,则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和灼伤。故浓度最高至10%,pH值最低至3。
美国FDA日前公布,在美国境内销售的果酸产品的含量不得超过10%,pH值不得超过3.5。
我国至今对化妆品中的果酸含量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市场上果酸产品的浓度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认为15%的药膏制剂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低浓度。而用作直接换肤的浓度在20%至60%之间。最高的可达70%。
相关内容
1、果酸换肤的流程:先将患部用专用清洁剂洗净后,医生将高浓度的甘醇酸(20%至70%)由额头、鼻子、脸颊、下巴的顺序涂抹,数分钟后喷上中和液,终止甘醇酸的作用。之后再用冷敷以减轻疼痛及充血。接着涂上营养霜保护之。
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会感到有些灼痛。术后两天内治疗区还会发红、疼痛。若有结痂,会在七日内自行脱落,绝对不可以抠。一般而言,大约需要8-10次的换肤才能达到较佳的疗效。而每次换肤须间隔2——4周。
2、不要以为阴天就不会“晒伤人”,其实,阴天时反射阳光的紫外线会更多。
3、自我测试敏感反应:购买果酸产品后不妨先小范围涂擦一下,待5-10分钟后看看皮肤有无过敏反应。如发现皮肤有红、痛、痒,就应放弃购买。
4、治疗后注意事项:
a、治疗后的两天里,每天用2-4次营养霜。皮肤感觉正常后就可以恢复换肤前的保养法。
b、若治疗后有明显发炎,除每天涂抹2-4次营养霜外,可用医生开给的消炎药膏涂抹于发炎处,直到发炎消除为止。若有结痂,绝对不可抠,应任其自然脱落。
c、换肤后必须暂停使用果酸及换肤前使用之药膏,一定要皮肤感觉完全正常后才能继续使用果酸及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