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耆婆,著名佛教学者鸠摩罗什的母亲,公元四世纪的龟兹人。她出身于王族,父亲和哥哥都先后做过龟兹国王。那时的龟兹和疏勒、于阗、高昌并称为西域的四大佛教文化中心,佛教被立为龟兹的国教。因此,她从小就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熏陶,长大成人后,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她天性纯真善良,禀赋聪颖过人。她厌恶世俗,品格坚毅。曾经攻读许多佛教的经论,如果她是个男子,很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可是在那个充满偏见的封建社会里,她身为女性,也只能给达官贵族做个显赫夫人。

到她该出嫁的年龄,她的哥哥给她选择了一位称心如意的佳婿鸠摩炎。鸠摩炎出生于佛教昌盛的发源地——天竺国,当时他已是名誉西域、令人称羡的龟兹国师。可是,他的夫人对他讲释的佛教经义并不满足。

公元三四四年,这是造物主赐给鸠摩炎夫人最大希望的一年,她的爱子诞生了,起名为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从此,她就把自己的抱负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想把他培育成举世闻名的佛教学者。

她深知任何一位伟人,都是经历无数磨难的,因此,她从小就培养儿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别的王公贵族子弟,吃佳肴,穿绫罗。她却让自己的儿子,穿麻葛,吃粗食,当儿子记事时,她就教他学习佛教小乘派的经文,当儿子稍大一些,她又教他攻读佛教大乘派经义。为了培养儿子的耐心,她陪他大半天、大半天的静坐,为了锻炼儿子的勇敢,她带领儿子爬险山涉恶水。等到儿子长到十七、八岁,她又不辞辛苦地陪着儿子穿绿州,绕大漠,翻过重重山,跨过条条河,跋涉几千里去天竺取经深造,背井离乡,周游异国,一住就是五、六年,苍天不负苦心人,后来鸠摩罗什终成大器。

公元四○一年,正是我们的山河处于分崩离析的十六国时代,后秦王姚兴慕名,派人把佛教大师鸠摩罗什迎到长安,消息传开,后秦国就有八百多名颇有素养的僧人也来拜鸠摩罗什为师,其中有著名的高僧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号称四大弟子。后来鸠摩罗什就在这八百多弟子的协助下,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用汉文翻译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华》、《维摩》、等经书,以及《十二门》、《大智度》等经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完整系统地介绍了大乘派空宗的唯心主义学说,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后代人常把鸠摩罗什和真谛、玄奘,并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佛经翻译家。

可是,在鸠摩罗什走向成名的征程里,又有谁知道这里凝聚着那位慈母的多少心血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