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龙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980-1984,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原水利工程系)学习,学士学位;

1987-1989,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硕士学位;

1991-1996,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博士学位;

1998-1999,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与岩石力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4-1990,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

1990-1993,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

1993-1998,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1998-2001,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2000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2001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土力学学会会员;

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公会会员;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从事土力学试验测试技术、土和颗粒体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岩土结构物稳定性、土壤渗流和节水灌溉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面发展了基于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的岩土结构物稳定分析方法,阐明了安全系数定义的物理意义,提出了以曲线节点坐标为求解变量确定潜在滑裂面和相应安全系数的分析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考虑岩土材料复杂的应力应变特性,很方便地适应于复杂材料分布、复杂边界和复杂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在土壤渗流方面提出了土体相介质力相互作用原理,分别以土骨架、孔隙水和孔隙气为独立的分析对象通过微元体平衡分析导出土体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孔隙水和孔隙气运动的基本控制方程,突破了传统渗流理论以达西渗流实验定律为基础的局面。在理论上说明达西定律只不过反映了土骨架对孔隙水流阻力的线性关系。对于非饱和土渗流问题,耦合孔隙气体和孔隙水体的运动方程可以形成与传统土壤水动力学不同的渗流理论基础。在土和孔隙介质的本构关系研究方面提出理想孔隙介质的物质模型,从理论上说明由于孔隙的存在,即使材料的骨架为虎克弹性体,其表观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也表现为非线性。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主持研发了“三轴试验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非饱和土土水特征和导水系数联合测定装置”等土工测试仪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代表性论文有:“非饱和土中水流入渗和气体排出过程的求解”;“有限元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三轴土样局部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相间相互作用原理与土壤水动力学基本方程”等。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试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

2.循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散体材料的力学行为;

3.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4.强降雨过程地表水的排气入渗机理及其数值模拟

5.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6.节水吸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