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高胆红素血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0mg/dl,或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5mg/dl.(参见第38节)

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是生理性的,或由特殊的原发疾病引起的.必须寻找到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特殊原因,如败血症,肝外胆管闭锁,因为这些疾病需要特殊的治疗.

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约50%的足月新生儿和更高比例的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后,其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足以引起轻度的黄疸表现.

引起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尚不明确.肝细胞内胆红素的结合率,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率和胆汁分泌率的有限均参于其中(参见第256节围产期生理中的胆红素排泄).开始喂养的延迟和一些经肠道营养障碍的情况(如肠闭锁)常导致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因为新生儿肠道内存在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未结合胆红素,当胃肠道转换时间延迟时,产生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如过量输血使血红蛋白增高,溶血病,血肿),胆红素排泄减少(如早产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肝炎,胆道闭锁)所导致,或兼而有之,因此黄疸的出现是多种疾病的征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未结合型最为多见,过量积累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可导致核黄疸.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直接高胆红素血症)偶尔可能发生在肠道外营养并发的胆汁淤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全部原因见表260-3.阻塞性疾病表现有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但新生儿败血症和胎儿型有核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表现有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

母乳型黄疸是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形式,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偶尔有母乳喂养的足月儿,在第1周内发生进行性的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在以后的怀孕中有再发生的趋势.

诊断和并发症

凡新生儿生后第1日内出现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0mg/dl(>171μm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5mg/dl(>256μmol/L)都应进行检查.当血清胆红素为4~5mg/dl(68~86μmol/L)黄疸开始明显.随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肉眼可见的黄疸从头向足的方向发展.

除了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外,评估应包括直接Coomb试验,红细胞压积,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测定,血型和Rh分型.其他检查包括血,尿和脑脊液培养,红细胞酶测定.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或最初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

母乳型黄疸的诊断是排除性的.因此对内科医生十分重要的是,对新生儿其他需要特殊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原因进行评估.

过量的胆红素积聚,不管其原因如何均能造成核黄疸;特别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