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海峡西岸水产加工基地,位于连江县道澳工业区。基地用地以盐场和围垦滩涂为主,规划用地总面积738.1公顷,合11072亩。
该基地由福建工程学院规划研究院承担规划编制,规划区由三个片区组成,分别是道澳至长沙片区、晓澳片区和百胜片区,其中道澳至长沙片区用地面积286.7公顷,合4300.5亩。
建设优势
交通:基地距连江县城18公里;距福州市区68公里;距同三高速琯头互通口14公里;距同三高速公路连江互通口仅13公里,距建设中的福温铁路花坞火车站仅8公里;在建中的201省道、县道131线从基地穿过;到长乐国际机场6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港口:经201省道到即将建设的千吨乌猪码头仅1.5公里;到琯头3000吨对台码头仅11公里;到马尾港区仅35公里;到可门港32公里。
土地:第一期第一阶段开发的800亩盐田地已完成整体规划,现正在填方造地筑路,地价十分优惠。
资源:连江县是全国渔业第二大县,水产品资源丰富,2005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68万吨,产值49亿元,连续25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县级第二位。连江县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区,水产品种类有一百多种,且基地所在地晓澳镇是海洋渔业重镇,这些为水产品加工基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业:连江县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96家,其中三资企业10家,上千万元加工企业12家,上5000万元企业5家,上亿元企业2家。
水:近期引用狮山水库水源解决一期道澳片区工业供水问题,中长期从塘坂二期引水工程中分支供水,基地供水的质和量都能有效保证。
电:近期从东岱引电可满足启动工程需要;2007年在道澳片区附近设立11万伏变电站,且从可门港华电厂供电价格比较优惠,电量充足。
基地规划和发展目标 。根据基地总体规划,把水产加工基地第一期发展用地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08年,在道澳片2115亩的填方造地内,开展鱼\虾\贝\藻四大类精深加工;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在长沙片2181亩的土地内,开展海洋保健品、海洋药物等水产精深加工。到"十一五"末,力争全县水产加工工业产值实现50亿元,水产加工创汇3亿美元,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精深加工比例达到全省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