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峨马杜鹃(原变种)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ochraceum Rehd. et Wils. var. ochraceum
种别名 :
国内分布:产四川东南部和西南部、 云南东北部。生于海拔1 850—2 800米的密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瓦屋山。
海 拔:1850-2800
中国植物志:57(2):084
亚组中文名:麻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 Maculifer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灌木,高2—6米;幼枝被黄白色短柔毛和腺毛,一年生枝黑褐色,在花序下小枝直 径3—3.5毫米。冬芽长卵圆形, 长1.5厘米,直径约4毫米,被灰色绒毛。叶薄革质, 倒披针形,长5—8.5厘米, 宽1.2—2.5厘米,先端突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 形,边缘微反卷,上面亮绿色至暗绿色,下面密被薄的淡黄褐色绒毛状丛卷毛,中脉在上 面稍凹下,下面隆起, 密被丛卷毛,侧脉11—13对, 在上面不明显,下面没入毛被中; 叶柄细圆柱形,长1--1.5厘米,散生短柔毛及有腺头的长毛。顶业短总状伞形花序,有 花8--12朵;总轴长约6毫米,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6—12毫米,密被淡黄白色有腺头 的细毛;花萼小,杯状,长约1.5毫米,红色,裂齿5,不整齐,宽三角形,先端急尖, 外被微柔毛;花冠宽钟形, 长2.7—3厘米,直径3—3.3厘水,深紫红色, 无毛, 裂片 5, 近于圆形, 长约1厘米,宽约1.2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12,不等长,长 1.2 —1.9厘米, 花丝白色,无毛,花药紫黑色,长圆形,长1 1—1.3毫米; 子房圆锥形, 长 3.5毫米,直径3毫米, 密被淡白色有腺头的粗毛、花柱长2 3厘米, 无毛,柱头小, 头 状,宽约1.3毫米。蒴果圆柱形, 长1.8--2.5厘米, 直径3—5毫米, 直或弯曲, 有毛被 残迹。 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产四川东南部和西南部、 云南东北部。生于海拔1 850—2 800米的密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瓦屋山。